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0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锦州撤防辽西尽陷;蒋汪昨晚在杭晤谈;溥仪竟作傀儡;日本大批军批昨日到沪;蒋汪均决长住首都: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日军果进犯热河;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国民党进攻苏区;愧儡组织近状;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昨日更新 | 6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历史中,有许多东北地区的革命事件、奋进精神等东北元素。某课题组拟建立“党史中的东北元素资料库”,特向社会征集党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东北元素。

请围绕“党史中的东北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向该课题组推荐一个专题,自拟专题题目,并阐明推荐理由。(要求:题目明确且包含时间尺度,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雕版图书之传播迅速,宋人笔记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或谓“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媲美置邮与传驿。若是写本,无论躬自抄录,或请人假手,都旷日废时,缓不济急,图书传播之速度与广度均嫌迟缓与狭隘,远不如印本图书传播所造成的效应。印本图书流行,购求容易,学者易得书籍,士大夫不劳力而家有旧典。南宋时,刻本书已超过写本书,知识传播更加便利,对读书穷理、创作评论生发许多影响。李约瑟强调,“印刷术的普遍应用,被认为是宋代经典研究的复兴,及改变学术和著述风尚的一种原因”。当时出现了一些雕版印刷重镇、知名刻书中心;刻书既丰富多元,藏书家亦随之兴起。

——摘编自张高评《宋代雕版印刷与传媒效应》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阐明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民族文化与历史之生命与精神,皆由其民族所处特殊之环境、所遭特殊之问题、所用特殊之努力、所得特殊之成绩,而成一种特殊之机构。一民族所自有之政治制度,亦包融于其民族之全部文化机构中而自有其历史性。所谓“历史性”者,正谓其依事实上问题之继续而演进。问题则依地域、人事种种实际情况而各异。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视角或整体予以论述。   (要求:视角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高二下·天津·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风在17—18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此时几乎所有的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做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加入牛奶与糖更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更是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西传”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6-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材料题(高频考题10题)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下列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部分世界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意选取以上两幅或三幅相互关联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6-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对“走向整体的世界”进行单元复习时,自主提出问题,编制问题清单,并进行主题研究。

问题清单
①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②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基督教会、王室分别出于什么目的支持新航路的开辟?
③新航路开辟的主观优势有哪些?
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分别开辟了怎样的新航路?
⑤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是如何开辟的。有什么影响?
⑥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⑦全球航路的开辟对海路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影响是什么?
⑧传统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的具体表现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⑨早期殖民扩张如何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结合“问题清单”,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主题,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相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8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1933年,上海《申报》创办了《国货周刊》,所示为其刊登的部分典型广告。

品类

概况

胶鞋

买某某胶鞋不仅足以抵抗寒冬雨雪,还可尽到国民御侮抗暴之天职,“提倡国货与前线抗敌,是为两重抵抗”

香烟

蔡廷锴(1932年领导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抗日)牌香烟、马占山(1932年在黑龙江率军抗日)将军牌香烟
“旅行时与情侣吸金鼠牌,忽生爱国之思”

牙刷

“雪国耻要一心团结,刷牙齿要一心牙刷”

纺织品

“多用一分国货,保留国家一分元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的《国货周刊》”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达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7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近代东亚国际关系由于发生了侵略与战争,19-20世纪以中、日、朝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历史充满了创伤。

材料一   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主要内容(部分)

时间条约部分原文
1876《江华岛条约》“日本国人民在朝鲜国指定各口,如其犯罪交涉朝鲜国人民,皆归日本官审断。”
1882《济物浦条约》“日本公使馆备兵员若干备警事。设置修缮兵营,朝鲜国任之。”
1910《日韩合并条约》“韩国皇帝陛下将关于韩国全部一切统治权,完全且永久让于日本国皇帝陛下。”

材料二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第一款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1899年,中国和朝鲜签订了近代朝鲜历史上第一份对外平等条约《中韩通商条约》。

材料三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19世纪中后期日本对朝鲜的侵略。
2024-06-04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