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何谓“文化自觉”?1997年费孝通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中提出这一问题,并将其发展历程总结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自觉思想产生了文化差异共生共美的语境,在此语境涵盖下,其所表达的内在逻辑与时代精神的实质表现为适应不同时代需求而必须进行文化转型与文化创新。文化自觉思想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优良继承、创造生成以及在世界文化交流体系中的近代文化自觉,涉及内容广泛。简言之,不外乎处理文化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既互动统一,又相对独立。从源头上讲,虽然西学传入中国始于明末,但大量的东渐则在鸦片战争之后。

——摘编自孙墨等《论中国近代思想的文化自觉理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自觉”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发展演变历程,如表所述。

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00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文明核心,并向周边辐射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化初创期和奠基时期。文化认同初步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趋势明显。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多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以宏博和辉煌著称。文化的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突出
宋辽西夏金至元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新的文化不断出现,先是中学西传,后出现西学东渐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围绕“中华文化的演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有原因分析、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
今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国际贸易不断发展演变,其阶段特征如表所示。

1518世纪中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开始。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在国际贸易中先后居于优势地位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机织品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造品;大宗工业原料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
19世纪末至一战前国际贸易仍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垄断组织开始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以西欧、北美国家、日本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矿产品和石油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世界贸易中,欧洲的重要性降低,美国的地位上升很快

——摘编自海闻《国际贸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阶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教育强则国家强
材料一   对发展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成功的最大秘诀,加大教育投入始终是教育强国的基本政策。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高等教育强国。
材料二   1900年主要西方国家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
国家美国德国法国英国
人数31.48.37.66.0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在各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5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平均超过1/5,前2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超过1/4。二战后,高校成为美国研发能力的根基所在,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雷达,芝加哥大学成功研究出对原子核裂变的控制,等等。
材料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在亚洲国家中率先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2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99%,同年,韩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87%,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2008年,韩国发布了《世界级高水平大学(WCU)建设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意在加快培育世界级高水平大学。
材料五   二战后,欧洲成人高等教育相关立法或制度建设概况(部分)
国家概况
丹麦1968年颁布《休闲教育法》,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正规化奠定了成础
瑞典1969年提出“回归教育”制度,要求所有成年人不论在职、失业还是退休,每间隔一段时间都要再次返回学校或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挪威1976年颁布《成人教育法》,支持和保障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参照普通高校加大对成人高校和成人高校学生的政府资助
法国21世纪初颁布《社会现代化法》《职业教育、就业与社会民主法》《自由选择职业未来法》,创立个人培训账户制度等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强国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高等教育强国与“世界强国”关系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

1)历史发展的纵线即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演进。

2)历史发展的横线即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人类历史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3)人类历史的横线和纵线在过往几千年中交织互动,推进历史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勾勒世界历史的横线与纵线》

结合材料和所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简介
1917年十月革命后~20世纪20年代末这一阶段由三个各不相同的时期组成。十月革命后,苏俄出现排除中央对各种经济行为进行严格管理的机会,因时局影响未被利用。1921年,苏俄开始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领导层制定了三级计划并研究了预算体制
20世纪20年代末~1951年巨大的成就和许多错误甚至罪行……文化繁荣和恐怖古拉格同时并存。国民经济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军事工业综合体的生产结构进一步强化
1952~1964年尝试提高农业经济,开始发展住宅建设,人们从公社房搬到单独的住宅。在国际上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65~1975年指出了计划体制的不足,还对经济职能进行了深刻变革。20世纪70年代,野心重新取代了健康的经济思想,改革陷入停滞
1976~1985年开展强化劳动纪律、反酗酒运动及反腐败斗争;在减少计划指标数量方面虽然也在继续努力,但态度并不坚决
1986~1990年扩大各加盟共和国的政治和经济独立性;接受西方指导,出台“500天计划”,以迅速地向市场过渡;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

——摘编自列·伊·阿巴尔金《苏联经济的命运、矛盾及其发展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苏(俄)联经济”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的新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与大趋势:冷战取代了世界大战并最后终结,在和平环境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发展与改革、非殖民化进程加快,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成整体。

——徐蓝《高中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现代史内容解读(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为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从两个方面论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指出:“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地理环境就是存在,是物质,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和总体上说,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我(葛剑雄)认为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决定或不决定两种。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人类的早期,也即人类基本上还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地理环境的时候,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逐渐减弱。

——摘编自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播的途径提出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