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7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地处重山复岭,印刷基础薄弱,加之受国民党层层封锁与军事“围剿”,各方面的物资都极其匮乏,新闻出版所依赖的纸张和印刷设备等基础性物质条件根本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苏区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

中央苏区于1932年集资20万元于长汀成立中华纸业公司,负责收购纸业合作社和纸农槽户生产的“土纸”。此外,红军在战斗胜利和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中,都会收缴被苏区政府列为特需物资的印刷设备及有关材料。在使用中,还通过增加劳动力与劳动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印刷品的增产。1934年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将造纸等定为苏区“特别需要与特别有利的”产业,使得各地在开展合作社运动中,都将纸业生产摆在突出位置。

——摘编自吴宇烨《“点石成金”——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的物资困窘及其应对》

(1)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为应对新闻出版的物资困窘所做的努力。
(3)综上,简析研究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史的意义。
2024-05-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鉴于“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不惟岁获厚利,兼使外蕃辐辏中国,亦壮观”,对待海外贸易极为重视,大力支持香料贸易的开展。北宋中期,仁宗在位时“海舶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皇祐中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宋代统治者推崇佛道两教,“禅宗”思想在中国盛行,民间纷纷焚香敬奉佛道。市井生活中,香料也随处可见。街市上有“香铺”,还有各式各样的添香食品。在上层社会中,薰香成为日常,真宗时名臣梅询极爱用香,宋徽宗每夜也需有香为伴。

——摘编自刘丹妮《政策、路线与商人——宋代香料贸易的开展》

材料二   1974年,福建考古文物工作者在泉州湾港内发现一艘满载香料木和香药远洋回国的木造宋代商船,从船舱中清理出土的遗存有香料木、胡椒、槟榔、乳香、龙涎等,香料木包括降真香、檀香、沉香等多种,总重量达4700多斤(参见表)。

仓号
名称
12345678910111213合计
香(药)料木···········4700多斤
胡椒···········5斤
槟榔413212191051
乳香······6.3克
龙涎······1.1克
朱砂··4.6克
水银··385克
玳瑁11件

(注:表内“·”记号表示有出土)

——摘编自霍巍、何沁冰《丝路携香:考古所见宋代熏香的繁荣与丝路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成宋代香料贸易兴盛的因素。
(2)分别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及其对于研究宋代香料贸易的价值。
2024-05-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期的英国国内矛盾突出,民生问题此起彼伏;而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不仅使这一情况加剧,也使传统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被进一步放大。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以“福利国家”来对抗纳粹的“战争国家”,催生了《贝弗里奇报告》。战后英国随之掀起了一个实践“贝弗里奇计划”的高潮。成立于1900年并致力于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工党在1945年大选中获胜,组建了工党政府,并相继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儿童法》《住房法》等社会保障法律,英国逐步被建成为现代的福利国家。

——摘编自孙涛《福利国家建立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1972~1973 年度与1981~1983 年度英国福利支出比较表 单位:百万英镑

年度

项目
教育国民卫生服务住房国民困难补助家庭补助保险金
1972~197338.5028.0017.006.814.2136.80
1981~1982138.02144.0152.0149.1036.67206.01

税收与福利支出对收入的影响表:(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每月收入5080100130
儿童津贴13.0013.0013.0013.00
家庭津贴22.5517.6013.898.29
家庭收入补助22.507.5000
家庭免费早餐5.005.0000
纳税0-7.88-13.88-19.88
国民保险-4.50-7.20-9.00-10.80
实际收入108.55108.00104.01110.61

材料三:由于失业津贴较高,再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社会救助,英国许多失业者不愿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甚至出现一批从来没有工作过的成年人,其数量高达100万,他们多在街头游荡,无事生非。另外,由于福利支出所需资金最终是由就业者来承担的,这就使得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因而企业主努力采用各种手段裁减人员,或者将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三摘编自刘章才《英国“福利国家”困境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福利国家存在的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2024-05-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科学救国”思想与“科学救国思潮”
材料一   在“科学救国”思想驱动下,洋务派从1861年开始陆续创立了一批大型兵工厂,使引进西方近代军事技术逐渐成为洋务运动初期的重心。进入19世纪70年代,引进西方近代民用技术日益成为洋务运动的重点。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洋务派开始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主张系统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怀中《洋务派“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是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的反省,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国忧民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一番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救国方案。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即萌发了朦胧的科学救国思想。此后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科学救国思想的萌芽期。1905年,康有为提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及其《科学》杂志的刊行,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教国思潮加速了近代国人思想观念的变迁,推动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科学启蒙。

——摘编自朱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新论》

(1)“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导致的?
(2)“科学救国”思想发展为“科学救国思潮”体现了近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哪些特点?
2024-05-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书的传记

《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从1751 年开始,至 1772年完成。

主编狄德罗决心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出身于手工业家庭的他承担手工业栏目。他亲自到工场、车间去观察,甚至直接参加劳动,以准确地描述各种机器和工具,解释各种操作程序和工艺。此外,他还主张把国王的权威降低为由人民的允许才能获得。

其余的编者共160人,他们系统地把当时全部知识汇编为一部以字母顺序排列的多卷本图书。在生产与传播链条上,他们与出版商、经销商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处于一种恶劣的行业环境中。比如,一方面完善的版权保护缺失及盗版围困等;另一方面,由于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启蒙观念,招致了当局的不满。

《百科全书》历经流言、迫害最终保存下来。随着价格逐渐下降,读者群由传统的精英阶/层渗透到了诸如律师、医生等中产阶级,由法国境内到超出国界。作为编书官方语言的法语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最终法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国际通行的学术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书在出版之初达到数百万图尔里佛的规模,此后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致使它成为 18 世纪最大的生意之一。

——摘编自[美]罗伯特·达恩顿著《启蒙运动的生意》

请你对“一部书的传记”加以解读。
2024-05-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中亚”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内陆国家构成的地理空间,大致位于中国新疆与东欧、西亚之间。请阅读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以来,中亚地区面临重重挑战。这不仅表现在其于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也表现在各政治体组织松散,民众多依附于部落或土地,因此,随着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初沙俄军队以及上百万俄罗斯移民的到来,中亚地区同样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游牧生活转为定居或半定居,以血缘为基础的传统权威逐渐瓦解,依附于沙俄的群体成为新的权力中心。

——摘编自丁笃本《中亚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亚五国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五国主体民族均存在跨境居住的情形,需要解决大量俄裔人口及俄语的政治地位,而乌、吉、塔三国则长期受扰于恐怖主义问题,美国又借反恐旗号输出意识形态并策划“郁金香革命”等“颜色革命”,且费尔干纳盆地领土划分、里海油气资源分配、跨境水资源分配等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不是问题”而成为“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出口等问题层层纽结,中亚五国步步维艰。幸运的是,中国为中亚走出泥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摘编自许涛《当前中亚地区安全面临的新挑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亚地区面临重重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并指出中国为中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2—1826年, 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发放了10次贷款, 共2100万英镑。1824年,在阿根廷首都居住的英国商人已达3000人,约有100家英国商行在西属拉丁美洲开业,英国还迫使一些拉美国家签订有利于英国商人的条约。而就在前一年,美国宣布“不介入欧洲事务,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1824 年,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决定解放古巴,美国国务卿克莱声称古巴“在西班牙以外的任何大国的统治下,尤其在英国的统治下,美国有正当理由感到严重的不安。”1846 年,美国迫使哥伦比亚政府签订条约,获得自由通过地峡的权利,并取得了地峡铁路和运河的修建权。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近代史》(下卷)等

材料二 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国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拉共体。2014年7月 17 日,习近平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发表了《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提议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他指出,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中方“倡议双方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2018 年,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正式确认拉美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到2020年春,已有19 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摘编自周冲、周东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潜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加强争夺拉丁美洲的背景及给拉美带来的危害。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与拉丁美洲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拉丁美洲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直接促使城市形成,商业扩张和城市发展一致,如商业发轫的意大利和尼德兰。城市沿着商业传播所经过的一切天然道路出现在海边和河岸,随着商业渗透面扩大,联系商业活动中心的很多道路建立起来。城市里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打破封建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新的生产关系和经济成分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兴起改变政治格局,市民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城市兴起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经济基础;工业者和商人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往往要形成一个集体,对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进行规范,这就是“行会”。城市兴起后,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精神生活日渐丰富。

——摘编自刘浩《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及意义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的兴起中蕴含着近代社会的因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4-05-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罗马从建国开始,便与殖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传说罗马城便是由殖民者建造的。早期罗马殖民地多位于具有较高战略地位的边境地区。至共和国后期,殖民地开始被用于安置雇佣兵团体和解决国内部分的土地问题,以争取雇佣兵和公民的支持。殖民者一般由罗马公民、拉丁人、土著贵族以及亲罗马的蛮族殖民者等构成。罗马帝国时期,统治者越来越多地把罗马公民殖民地或拉丁殖民地的权利和称号赐予外省的城镇,行省的罗马化。罗马殖民范围可以说:罗马的疆界有多大,罗马殖民地的分布范围便有多大,哪里有罗马的军队,哪里便有罗马的殖民地。

——摘编自刘佐《略论古罗马的殖民问题》

材料二   15世纪末,葡萄牙的海外探险为殖民扩张提供一个新世界。随着西欧在机械和工业能力、武器上的优势以及在海上冒险技能的提升,使“各个民族分开的历史熔合成全人类单一的经历”成为可能。在这一连续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注入而改变了性质,成为以攫取原料、市场为特征的近代“殖民主义”。

——摘编自王立桩《中世纪拓殖运动与近代殖民扩张关系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殖民扩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古罗马殖民扩张相比,近代欧洲殖民扩张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2024-05-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

法国

美国

世界工业产量排名

1870年

第4位

第2位

1900年

第4位

第1位

1870年至1913年工业增长幅度

1.9倍

8.1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法国政局并不稳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当时,欧洲的多数国家都被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贸易战中,法国也不例外。法国甚至在1888年到1889年和意大利爆发了关税战。法国于1881年确定的关税最初与德国一样高。这突出表现在粮食税征收上。到19世纪末,法国对外国粮食征收的是港口价格1/3的税费。法国将这笔来自国外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修建铁路和运河,将农村地区与法国城市连接起来,这既增强了国家实力,也得到了农村地区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德]帕尔乌斯《欧洲粮食的力量》等

材料三   自二战结束至1959年以前,法国长期处在保护主义的封闭中。除了少数成功的对外贸易尝试之外,法国历届政府维持着《梅利纳法案》传承下来的关税保护主义以及1939年制定的外汇管控政策。法国基本上在国际贸易上处于“孤立”状态。作为1948年《哈瓦那宪章》的签署国之一,法国维持着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原则截然相反的限额制度:除了1954—1955年以及1957年6月—1958年10月之外,法国其他时期的自由贸易比例(无限额进口所占份额)极低,甚至为零。然而这一时期,法国工业生产蒸蒸日上,工业产值较战前水平翻了一番。家用电器、石油化工和电子制造业等产业飞速发展。材料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可以与其他工业大国媲美。

——摘编自[法]让·弗朗索瓦·艾克《战后法国经济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同,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外贸易政策对其经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