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中国邮政(CHINE)发行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遵义会议纪念邮票。关于该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B.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
C.红军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D.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
2020-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6年,张太雷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大会的演讲中,引述了列宁总结的巴黎公社教训,包括“无产阶级应该专政”“以实力、武力,压迫反革命势力”“无产阶级的政府另有他的方式,就是公社、苏维埃制度”。这回应了当时
A.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国民革命的动力问题
C.国共两党合作方式问题D.社会改造的方式问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的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民族发展振兴的道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2021-11-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4 . 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后“与时俱进”的举措及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具体事例。
(3)材料三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哪个重大理论成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 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目子。1979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10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创建纪念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并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噢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20201016日是世界粮食目第40个纪念日,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摘编自《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粮食问题》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演讲稿。(要求:主题明确,论述紧扣世界粮食日的宗旨,用历史语言表述成文,内容完整,逻辑清晰。)
2020-12-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对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的数量统计表

年份篇数《人民日报》社论主要内容
19510
196132《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19710
1981103《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一—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为列主列宗乎充,为子孙后代造福,努力奋斗。
199129《继往开来振共中华—一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追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不獬奋斗.
200129《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旗复兴》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佛大复头,促进祖国统一势力奋斗。

——摘自刘建庄《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研究》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2-15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艺术班)
7 . 1925年到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
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B.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0年10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 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 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 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抗美援朝精神”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0-11-20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A.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
C.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2020-11-17更新 | 837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称“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1905年《大公报》举行千年纪念正文,一篇“君主立宪者,政体之完全无缺者也”的文章被评为一等奖。这表明
A.改良道路仍有一定社会基础B.英日两国在华有较大的影响力
C.民主革命遭到社会普遍抵制D.清政府试图通过立宪消弭革命
2020-03-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