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1925年到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
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B.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称“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1905年《大公报》举行千年纪念正文,一篇“君主立宪者,政体之完全无缺者也”的文章被评为一等奖。这表明
A.改良道路仍有一定社会基础B.英日两国在华有较大的影响力
C.民主革命遭到社会普遍抵制D.清政府试图通过立宪消弭革命
2020-03-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百多年来,《国际歌》被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争相传唱。此歌是为了纪念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B.欧洲1848年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2020-03-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A.民主主义情感
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这一论述是指遵义会议
A.开始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D.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2020-09-10更新 | 17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进入……;第二回是秦汉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确立……;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周朝的革命”、“秦汉的革命”与“辛亥革命”中,各自“革命”的内涵。
(2)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3)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大历史意义?
2020-12-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 1985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纪念银币之一,纪念币正面有“陈胜吴广——公元前 3 世纪”字样。该纪念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灭六国统一全国B.秦朝的农民起义
C.开通了丝绸之路D.实行南北面官制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8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百多年来,《国际歌》被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争相传唱。此歌是为了纪念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A.七月王朝B.巴黎公社C.法兰西第一帝国D.法兰西第二帝国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三个月的讨价还价,1492年4月17日,哥伦布和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签订了《圣塔菲协议》,哥伦布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协议规定:

(1)赐予哥伦布“唐”的尊称,并且任命他为他所发现土地的总督;

(2)在哥伦布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上进行的金、银、珍珠等贸易所得利润的1/10属于哥伦布;

(3)哥伦布在大洋西方海域发现的岛屿和陆地,有权在该地推荐三人进行统治;

(4)哥伦布拥有大洋西方海域一切贸易纠纷的判决权;

(5)哥伦布拥有大洋西方海域一切贸易活动1/8的出资权以及1/8的利益权

——宫崎正胜著,朱悦玮译《航海图的世界史》

材料二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到达美洲大陆。但它也是最具争议的节日之一,很多人对这一“日”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并阐发了不同的含义,如有美国人将这一天称为“原住民日”;而委内瑞拉则把这一天叫做“原住民抵抗日”。


(1)材料一反映出哥伦布远航的动机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2)请给材料二中这一“日”给出你的命名并加以说明。
10 . 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这一做法
A.确立了政教合一的思想B.利于培育公民国家意识
C.深受希腊人文主义影响D.意在强化统治者的权威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