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东汉初,中央要求各州郡对所推荐的孝廉先委以职务,考核合格后再向中央举荐。东汉顺帝时,则对各孝廉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将被黜落。据此可知,汉代察举制
A.突出强调门第观念B.对伦理道德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C.呈现出衰落的趋势D.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2 . 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否定了世界是由,上帝掌控的,但他依然.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只不过之后上帝就不管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上帝创世说的根基遭到动摇B.牛顿将人类从天上请回人间
C.自然科学已摆脱神学的羁绊D.科学尚未完全摆脱宗教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时期书法被当作一种人体结构来理解,一种以神为主、兼顾骨肉的生命体来把握。“骨”“筋”“气”“肌”“血”这些本来是描述人物美的概念大量地用来说明书法的美。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契合了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需要B.说明了儒学深受佛道思想的冲击
C.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D.追求“神韵”成为魏晋书法核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受命于债务奴役大行其道的危机时代,全国大部分土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雅典社会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动乱。梭伦痛恨贵族的为富不仁,也指责穷人的贪得无厌,他使两者各得其所,所依靠的只能是中间阶层,即工商业者。梭伦的财富原则正是在贵族与新兴工商业中产阶级之间找到的结合点。可见,梭伦式政体体现了贵族政治向民主政治过渡,而且即便从近代民主的标准来看,梭伦时代的民主程度已令后人惊愧不已。

——摘编自毕会成《庇西特拉图:带卫队的“梭伦”——庇西特拉图的历史地位谈》

材料二   由于罗马共和国的繁荣与强大,不满足自己的领土,于是进行长久战争。这些战争使罗马将整个意大利甚至到欧洲大陆统一于其霸权之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组织。罗马市民同这些组织内的居民产生各种各样的法律关系,并使各种各样的关系予以承认和确定。承认和确定这些关系,就必须要有各种不同的法律对其加以调整和使用。于是在罗马帝国中产生了万民法,专门用以调整处理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摘编自易国春《从万民法到国际统一实体法:国际私法的终极追求——简论国际私法与冲突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法制发展的共同原因。
2021-08-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反映的主题是
朝代中央地方
秦汉建立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制设立郡、县
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设立道、郡、县
宋元设立二府三司州、郡、县及行省
明清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行省、州、郡、县

A.中国古代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管理体系B.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开始形成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D.古代中国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太祖开宝六年六月壬寅(20日),“诏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庚戌(28日)“复诏吕余庆、薛居正与普(宰相赵普)……以分其权”。这表明宋太祖
A.授权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执政权力
B.分割相权,使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C.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完善行政制度
D.扩大了参知政事权力,削弱相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会议上讲:“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对邓小平这一讲话属于主观臆断理解的是
A.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B.并没有否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政治体制已经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不用改革
D.为科技体制的改革绘制了蓝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一冰(1881~1922年),浙江吴兴人。1905年,因不能忍受“东亚病夫”之辱,赴日本大森体操学校留学,立志体育救国。学成归来后,与徐傅霖、王季鲁等在上海创办第一所培养体育师资的学校一“中 国体育学校”,并任校长,该学校为我国近代早期学校体育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辛亥革命后,军国民体育(体育为军民教育的主要手段)广受推崇,徐一冰却对此进行批判,并提出“正当体育”的思想,认为体育应当从人类的自身需求出发,注重人自身的实际需要和自由发展。他还认为,学校体育必须进行改革,并从学校体育的管理、教学内容及师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1914 年,徐一冰与王文濡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体育刊物《体育杂志》,致力 于体育及体育思想的宣传。在创办学校以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徐一冰曾散尽家财支持学校建设,北洋政府授予其一等嘉禾章和“教恩无穷”的大匾额。

——摘编自王子乾《清末徐一冰的体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一冰的体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一冰的体育思想及其实践。
2021-08-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所特有的空间结构一各 类建筑交叉林立、城市布局混乱等,导致了“城市病”的产生,而自由放任大背景下,市政当局的无为而治成为“城市病”蔓延的重要原因。进入19世纪中叶后,以治理“城市病”为主要目标的城市规划运动开始兴起,并历经了公共卫生阶段、住房规划阶段、综合规划阶段。截至1939 年二战爆发前,通过调整和重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病”已得到缓解,工业城市的物质环境大为改善,由此推动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英国在城市化方面的经验教训,给后发展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编自梁远、刘金源《近代英国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1848~1939)》

材料二   近代中国城市在国家权力的主导和规划下,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空间重构,以礼制、宗法和王权为导向的传统空间布局,被以现代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及公共建筑为主体的现代空间布局所取代。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且因集权体制,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展现国家意志和党的意识形态的载体。国民政府的空间策略促进了城市发展,并在改变城市空间格局的同时,影响着城市住宅分异,强化了社会分层,使下层平民无法享受到公平的空间权利,政府未能完全承担起建立“空间正义”的责任。

——摘编自陈蕴茜《国家权力与近代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病”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近代英国城市治理相比,近代中国城市治理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近代中英城市治理的认识。
10 . 有学者研究发现,秦汉时期的物产常常以地名为前缀,如“齐纨”“鲁缟”吴绫”越布”楚绢”“蜀锦”等。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品牌意识比较淡薄B.纺织工艺呈多元化
C.区域经济分工明显D.国内市场流通不畅
2021-08-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