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8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逐渐繁荣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023-01-04更新 | 47次组卷 | 73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这首诗赞颂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22-07-21更新 | 30次组卷 | 4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24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干二中高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5 . (2020·山东聊城二模·3)“混同家国帝业孤,贤良察举孝廉出。品流中正曹家旺,南北朝堂府邸舒。歌赋诗词八股义,晨钟暮鼓五经书。天元回眸悄南顾,江左寒门起士儒。”这首诗描绘的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选官制度的变化
C.八股取士的危害D.朝代更迭的频繁
6 .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将《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时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
2021-01-10更新 | 822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他还是清代的大美食家。袁枚曾任江宁等地知县,三十八岁致仕,筑园林(号随园)于小仓山。长期优游诗酒、风流倜傥的生活,加上为其掌勺的家厨王小余乃一代名厨,使他得以遍尝各式美味并著美食集《随园食单》。袁枚十分留心各种饮食的特点和烹饪技术,广搜博尝,“善取于人”。据其在《随园食单》“序”中自述,为了追求美味,“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

《随园食单》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须知单”和“戒单”,集中表现了袁枚的治味的理论思想。第二部分是菜谱,自海鲜单至菜酒单,包括了中国从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流行的326种菜肴、饭点、茶酒的制作方法,自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品种繁多,其中大多数是江浙两地的传统风味,也有京、鲁、粤、皖等地方菜。《随园食单》是袁枚对中国饮食烹饪文化的杰出贡献。该书出版后不久就传入日本。日本学者高度评价《随园食单》,称该书为“中华烹饪的圣书”。英、法、日等大语种均有译本。

——节选《子才子:袁枚传》,罗以民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枚成为美食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袁枚所著《随园食单》的价值。
8 . 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11-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可以将《诗》《书》《礼》《易》《春秋》,特别是《春秋》中所集中体现的封建伦理观念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五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B.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
C.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D.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
2020-09-05更新 | 378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夏和议B.宋辽盟约C.宋金对峙D.唐蕃对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