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1 道试题
1 . 在处理相邻关系方面,罗马法有“相邻一方不得将污染的水排放到邻人土地中”、“要进行建筑的人应当在自己的房子与邻居的房子之间留出12步距离"等规定。《查士丁尼法学阶梯》对此归纳为:“使任何人不滥用自己的物乃系口口口口之所在。”引文中“口"应该填写的是
A.邻里和睦B.公共利益C.司法公正D.平民利益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深陷泥淖。19406月荷兰、法国的投降和英国的败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它企图乘机南进,夺英、法、荷等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叫嚣要在东亚和南洋实行日本式的“门罗主义”。日本在中国和亚洲的不断扩大侵略,加深了日本与美、英之间的矛盾。但由于英、法的惨败,使美越来越认为纳粹德国是美国最危险的头号敌人。如果参战,应“先欧后亚”。而且当时美国并没有做好打一场战争的准备,因此美国仍不急于解决日本问题,继续竭力避免每日冲突。同时中国正在坚排对日作战。

——摘编自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加紧实行南进战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本加快南进造成的影响。
2021-09-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归纳的国内非议维新变法的理由有四:一是法不可变;二是西法不适用于中土;三是变法乃用夷变夏;四是无余力变法。其中,第三条理由主要是认为变法思想
A.维护了中国的政治制度B.破坏了中国的文化精髓
C.突破了陈旧思想的窠臼D.主张全盘肯定西方文化
2021-09-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性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4 . 历史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比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1)材料一简要反映了我国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分别指出各阶段服饰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如图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后两个时代,美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2021-08-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宋代,农业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宋朝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惊人。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1.5石(唐比汉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以土地自由买卖和契约化为主要特征的私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税赋制度的优化、佃农地位的提高,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宋代统治者对商业的重视,使得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冲破了传统“市坊”格局的限制。

——《汉唐与两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材料二   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农业的发展变化对两宋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2-03-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正确把握事物的进程需要我们对相关概念演变史的梳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存在民主制,与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有关。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批独立自由的城邦主权国,文化比较相近,存在松散的同盟关系。梭伦改革开启了这样一种观念:基于同意的统治取代了基于强制的统治,矗立于尖端之上的金字塔,又被安放于它的地基。

——据[]阿克顿《自由与权力》等整理

材料二   雅典卫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作出这样的评价:“雅典卫城显示着希腊1000多年繁荣的文明、神话和宗教,包含了古希腊艺术的四个最伟大的杰作巴特农神庙、通廊、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胜利神庙,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传统思想的象征。”有关雅典卫城有两种观点:

1.实质上的“山巅之城”。她在雅典宗教、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在西方文明中的崇高地位。是真正的 “历史山巅之城”。

2.是防卫城邦的“艺术之城”。她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建筑结构颇具特色,是天才艺术创造力的有形物证。

——摘编自房龙《人类的艺术》等

材料三  托克维尔不同意雅典式的古典民主模式。在民主社会中,人民主权是最高的原则,人民主权的潜在原则是一切权力的根源存在于多数的意志之中……在美国,多数的意见最终会通过立法成为一种强制的权力,大部分州的宪法还设法人为地加强多数的这种天然的力量。托克维尔已经警觉到,这种状况“对未来是有害而危险的”。

——摘录自陈曦《民主理论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梭伦哪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推动“基于同意的统治”取代“基于强制的统治”,从“人本身”的角度指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在给出的两种观点中选择其一,说说你的理由。
(3)据材料三,归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担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政治文明应如何规避这种担忧?
2022-03-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林则徐奏曰:“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于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致于误系。”……“师夷¨是对“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的突破。…这种陈腐观念在片战争时期仍相当顽固。道光帝将林则徐筹计“船炮”二事的奏折批为“无理!可恶!”“一派胡言”,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郑剑顺《晚清史研究》

材料二魏源在《海国图志・议战》中说:“其所以严武备,绝较启者,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所以恁其文、饰善后者,尤当倍急于平时之日。”可惜的是,急速发展的政治形势给新思想全面实施的时间太过短促了。……新思想萌发于片战争前夕,其目的即在于反击英军侵略,解除民灾难,严重的战争形势迫使搛抗派只能偏重于对西方军事技术的学习,因此使新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一定的现实功利色彩。一旦战争结束,以“制夷”、御侮为核心内容的新思想也就降低了号召力,在“抚夷”、“柔远”思潮占主流的晚清社会环境中,“新思想”显得不合时宜。19世纪50年代,林则徐、魏源先后去世,他们的爱国进步思想再也难找到后继者了。

——吕琮《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新思想为何难以实现》


(1)结合材料一,归纳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综合材料分析林则徐的新思想不能实现的原因。
2021-10-0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部分法律制定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年份名称内容
1601年《济贫法》修正案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
1848年《城市公共卫生法》解决城市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1875年实施
1866年《城市环境卫生法》旨在解决城市环境卫生问题
1909年《城市规划法》政府开始规划城市的建设
1945年《工业分布法》旨在解决工业布局问题
1946年《新城法》解决卫星城市的发展问题
1949年《国家公署和乡村通道法》政府管理乡村交通工作
1952年《城镇发展法》关于城镇发展的法律条例

——根据【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改革先驱人物查尔斯.布恩和西本.朗特里等在英国域市中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反映了城市中贫困、失业、低工资和疾病的真实状况,并提出了救治的对策。1942年,被誉为一福利国家之父”的威廉。贝弗里奇发表了(社会保险及关联报告),提出消灭“贫穷、疾病、懒散、无知、肮脏”等社会问题,主张建立以医疗保健和国民教育为核心的全国性社会保险制度。二战后,那些用于集体消费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包括了土地、道路、下水道、饮用水、电、煤气等,也包括了规划、警察、消防、卫生、教育、住房和社会福利

——根据王章辉、黄柯可(欧美农村城市化的转移与城市化)整理


(1)根据材料,提炼1601年至1952年英国在解决城市化问题过程中呈现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以来英国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主要历程。十八大以后,中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式出台,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至少三点建设性意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成化年间,江西提学佥事李龄在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学约中规定:院生可先读《小学》,再读《四书》《五经》和明代御制书、史、鉴等,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读和读书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并没有硬性规定,只是强调“各随资质高下”。……与官学不同的是,书院更重视学生对儒家经籍中所包含哲理的内省与感悟,注重学生“应举业”和“尊德性”的统一。……正德年间,王阳明、湛若水等学者开始通过兴办书院来广泛地传播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图正人心而淳风俗。在王、湛等学术大师的带动下,面向平民传播日用伦常之学,成为明中后期书院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摘编自邓洪波宗尧《明代书院教育及其对现代大学的启示》


(1)根据材料归纳明朝书院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书院教育的意义。
2021-09-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19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制度是庞杂的,从皇帝的名位、皇权的行使、皇位的继替,到后宫、外戚、宦官,乃至于都城、宗庙陵寝、礼仪、警卫服御、贡赋等,有关皇帝的一切规制,几乎无所不包……

——秦海轩、卢路《皇帝制度与中国文明一<中国皇帝制度>序》

材料二   唐初承魏晋南北朝余绪,尚书省位在中书、门下两省之上,尚书仆射更为群相之首,地位尤重。这样的局面维持至贞观年间开始产生变化。太宗一方面有意地减轻,以至架空仆射的职掌,一方面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工作;更又设立政事堂议政制度,从而把入唐后的三省制推向一个更完备的新阶段。

——罗永生《唐前期三省地位的变化》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教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创立者,并归纳皇帝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完善“三省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这样做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为解决丞相“专权乱政”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军机处设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2-01-0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