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南赣乡约》,强调:“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这说明在明代的乡村治理中
A.乡约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
B.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乡约削弱了乡村宗族势力
D.乡约是对中央集权的加强
2 .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故事:奥林匹斯诸神与巨人族将有一场恶战,但神谕却说,如果没有一个凡人参加战斗,那么众神将不能伤害前来侵犯的巨人族……战斗结束后,宙斯把参与战斗的诸神与凡人一律称做奥林匹斯人。这则古希腊神话故事反映出当时
A.神话文化的多元特征
B.民主政治的繁荣昌盛
C.神魔战争的惨烈悲壮
D.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清文人画逐渐改变了传统文人画不食人间烟火的托物言情的清高色彩,以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如唐寅的《东方朔偷桃图》、黄慎的《东坡玩砚图》等。据此推断,明清文人画
A.重视绘画技法创新
B.具有世俗化的倾向
C.批判封建专制统治
D.真实反映历史现象
4 . 明代中后期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在戏剧理论上,提出了“至情说”,在《牡丹亭》中,汤显祖歌颂了杜丽娘为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殉情精神,汤显祖的“至情说”反映了明代中后期
A.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D.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城市以其独有的特质,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品质,促进着社会的文明发展,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而群体性文化活动是城市建设达到一定高度、居民精神文化富足的生动表现。下列诗句体现群体性文化活动的是
A.“看高楼倚郭,云边矗栋,小亭连苑,波上飞甍。”
B.“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C.“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D.“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6 . 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A.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B.外贸经济有所发展
C.外来威胁趋于解除
D.财政困难得以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A.汉朝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B.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C.“重文轻武”成为传统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8 . 隋文帝时,设置了《七部乐》:国伎、清商伎(汉乐)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即礼毕,汉族面具舞);隋炀帝时,增康国伎、疏勒伎成《九部乐》,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唐太宗时,废礼毕,增燕乐(杂用中外)高昌乐成《十部乐》。隋唐时期宫廷宴乐的变化原因是
A.经济高度发达,艺术品位提升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C.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D.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的治国理念具有
A.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B.开拓创新精神
C.极其鲜明的开放性
D.悦意进取意识
10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刺史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此时的刺史
记载出处
“刺史班宣,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官典职仪》
“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到所部,郡国各遗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汉旧仪》
“至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十三人,掌奉诏条察诸州,秋、冬入奏,居无常所。”《唐六典》

A.是拥有实权的地方官
B.拥有固定的办公府衙
C.是隶属于丞相的官员
D.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