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商税税率较轻,至元七年(1270年),定“三十分取一之制”。宋元时期,制度化的抑商内容已五去其四,仅在专卖制度中有部分保留。“通商”一词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中出现的频率陡然增高,仅《宋史》一书,“通商”一词即出现近50次。《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墙通商”的记载。在宋元时期的商业政策中,虽然抑商仍未消失,但通商“日益复兴”,通商已深度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材料二   “抑末”是明代的一项宏观的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主要是平衡各经济部门的关系,驱使游惰之民归于南亩,保证有足够多的人手从事农业生产,维护传统社会的稳定。而国家理性地对待商业,实行“通商”,则主要是为了足边、裕国、便民,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具有浓厚的工具理性色彩。在制度层面,商人已享有和庶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地位和权利,解除了束缚商人近两千年的枉格。不过,也应注意到……文化观念的发展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抑商观念仍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制度与行为也会有不相一致之处,抑商行为当然也不可能立即消失。明万历以后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明富《明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元时期“通商‘日益复兴’”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通商”政策的特点。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宋、元、明三代的“通商”政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1934〜1937年是中德关系发展比较亲密和活跃的时期。纳粹德国把中国看作是其原料的来源和德国制造商的市场,认为中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中德由前一时期单纯的民间贸易和非官方的军事往来,发展为两国政府间的密切合作。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的抗日准备。1938〜1941年中德关系逐步逆转。这一时期,德国政府出于全球战略上的考虑,逐渐倒向日本一边。1938年陶德曼调停失败后,德国公开支持日本侵略者,严令禁止军火输往中国。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为了日本能配合其进攻苏联,外交上承认汪精卫政权。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正式宣告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同时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

——摘编自易豪精《从“蜜月"到断交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34〜1937年的中德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1-05-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表格中,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些图片


《毛泽东视察湖南农民运动》油画①


《八一南城起义》油画②

《开发南泥湾》水彩画③

《根据地人民》豆选图片④

《农民集会庆祝土地改革》图片⑤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水彩画⑥
《和平解放北平》油画⑦
小岗村18户农民签印承包土地责任书⑧

《邓小平南巡》油画⑨

请选择一组图片,并给图片书写有主题的解说词。(要求:所选图片串连成线,历史信息解释准确,表述成文,逻辑严谨,评述正确。)
2021-05-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8年,大生纱厂在通州城(今江苏南通)破土动工。建厂之初,为了解决经费困难,张謇提出“以大利广招徕”的口号,规定除给予投资者8%的固定股息外,“余利照章按股份派”,不管企业盈亏,各股东都照常领取股息并额外分利。张謇还亲自拟定《厂约》,对各道工序、各个岗位的人财物管理都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同时允许工人在农忙季节回家生产,给生孩子的女工发放补贴。在纱厂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原料的来源、原料与产品的运输,同时解决下脚料的应用、职工的生活等问题,张謇先后创办了跨涉十多个行业的60多家企业。他以“魁星”作为产品的商标,象征该产品出自状元之手,为经销商提供货款,以促进产品的推销。为了建设家乡,张謇将大生集团的大量利润投入南通的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中,创办了师范、农业、商业、医学、纺织等专门学校,以及博物馆、图书馆、气象台等事业机构,南通也从一个典型的封建小县城,一跃而成为灼人眼目的近代化模范城市。

——摘编自虞和平《张睿: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成功之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謇在推动南通近代化中的贡献。
2021-05-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