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代表观点

反贫困措施

古希腊、
古罗马时期
苏格拉底认为贫困的产生是“增长的贪婪超过减少的财富”, 即欲求的不节制。加强自我修行;实施道德训教。对于训教无果的人应驱逐出城邦。

中世纪

基督教理论认为,个人积累巨额财富是“不义”的,贫穷意味着“善”,是尘世间人
们进入天国必须体验的生活状态。
贫困救济成为教会的一项神圣职责。基督教共同体扮演了关怀穷人、不幸
者和被压迫者的角色。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穷人的存在可以使富人有机会通过施
舍来抵消罪过,但这也使穷人因此而骄矜并易于堕落。
世俗政权组织救济,如英国于 1601 年颁布了《济贫法》;驱逐和禁闭。
资本主义兴起初期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贫困是自然、合理的社会现象。如果穷人多劳动、少消费就能使国家富强。“穷人在促进国家繁荣的过
程中无可替代”。
实施被动且条件苛刻的社会救济制度,改变穷人的懒惰习性;经济发展, 促进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能力和提
高消费水平。
19 世纪中后期马克思认为贫困根源于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的存在和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
必然导致工人的“极端贫困”。
变革社会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战结束以来阿玛蒂亚·森等学者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
入低下,还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贫困是权利不平等造成的。
积极的社会政策,包括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等。

——摘编自宁亚芳《从道德化贫困到能力贫困:论西方贫困观的演变与发展》等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逻辑关联的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表格是东汉章帝、顺帝时期选官方面的某些举措。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统治者
皇帝主要举措
章帝下诏申明“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以能显”
顺帝规定被察举者要有一年试职,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B.以家世作为选官依据
C.放弃了以德取人的选官原则D.重视官员的行政能力
3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中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载出处
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刑法条文“多如牛毛,密如凝脂”,处处约束(西汉)司马迁《史记》
商鞅每年秋天都在渭水河边处置罪犯,因为杀人太多所以把渭水河都染成红色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商鞅变法重视刑法的作用B.《史记》的记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
C.商鞅变法扰乱了社会秩序D.商鞅变法以“性恶论”为指导思想
4 . 下表为清朝前期对外政策演变简表。由此可推知,此时
时间事件
1685年清廷在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增设榷关。
1755年“英人请收泊定海,将货物运至宁波,(清廷)亦许之。”
1757年清廷下谕,“自以驱(外商)归粤海为宜。明年应专令在粤。”
1792年英人马戛尔尼来华,乾隆帝对其改良通商之请,一概驳斥不准。
1810年英国派遣阿姆哈斯来华,未得觐见清廷皇帝。

A.闭关锁国政策逐渐废止B.东南沿海潜在危机日益加重
C.中外经济交流完全中断D.中国开始受到外来侵略威胁
5 . 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下述材料从侧面说明,战国时期
币种类型流通区域
布币三晋流域多以农业为主,主要使用布币。布币的形制起源于农具铲布
刀币以渔猎手工业为主的燕国和齐国流行刀币。刀币的形制起源于工具削刀
铜贝币盛行于南方楚国,是仿天然海贝形制作的金属铸币,面文是楚国特有的文字,较为常见的文字有“巽(xun)”“各六朱”等,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
圜钱最早的圜钱在魏国产生,后被秦国、燕国、齐国仿铸,圜钱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流通于中西部地区

A.小农经济发展迅速B.诸侯混战,国家尚未统一
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是2009~2010年世界部分国家政府粮食储备占本国粮食储备总额的比重比较(%)。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国家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印度中国
政府粮食储备占比004151537

A.粮食安全问题未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
B.政府储粮占比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C.中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较强
D.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储备制度具有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的是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史实。这反映了
年份主要内容
1901年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张之洞草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清政府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

A.中国效仿西方建立起文官制度
B.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选官方式并存
C.晚清教育体制实现了平稳转型
D.晚清政府改革侧重考试形式变化
8 . 下表所示为某同学搜集的关于我国原始聚落遗址的相关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遗址居民生活状况
距今约七千年浙江余姚河姆渡使用麝制石器.骨器、用耒相耕地,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
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来相、骨器,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

A.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B.区域文明发展的同步性
C.男耕女织模式初步形成D.先民食物来源的单一性
9 . 下表所示是晚清时期广东沿海某地区的居民离乡谋生情况。表中数据变化
A.反映了近代中国各阶层流动趋势B.与该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关
C.说明该地区居民受外来压迫严重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021-12-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概况。这反映了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时间背景内容
1832年工业革命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等
1867年资本主义发展使得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进一步降低选举资格,重新划定选区等
188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垄断地位下降再次扩大公民权,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等

A.与时俱进B.批判继承C.分权制衡D.坚持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