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线性文化遗产——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内的文化遗产族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 记忆遗产——世界范围内正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
我国有多项遗产列入,如下表:
遗产种类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
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记忆遗产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

请你以表格中的一项遗产典型代表为例,说明这一类型的遗产为何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2021-09-0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之百年100年前,上海望志路(今兴业路)一幢石库门里亮起了一盏明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宣告成立。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跌宕起伏的百年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创建之初的53名成员,历经艰难曲折与不懈奋斗,发展壮大为拥有近九千万党员,成为全球最大的政党与执政党,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

以下是根据中组部共产党员网相关材料整理的中共历次重大会议表格。

历次时间/地点参会人数/代表党员主题或内容或意义
一大1921上海嘉兴12人/53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大1922上海12人/195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广州30余人/420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四大1925上海20人/994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1927武汉82人/57967虽然批判陈独秀的错误,但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1928莫斯科142人/4万余名制定的路线基本正确,对中国革命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5年遵义会议在长征过程中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七大1945延安547人/121万名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八大1956北京1026人/107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九大1969北京1512人/2200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大1973北京1249人/2800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十一大1977北京1510人/3500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仍肯定其错误理论和实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十二大1982北京1545人/3900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三大1987北京1936人/4600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1992北京1989人/5100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1997北京2048人/5800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纲
十六大2002北京2134人/660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纲
十七大2007北京2217人/7400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纲
十八大2012北京2270人/820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九大2017北京2300人/890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载入宪法

(1)结合所学,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创立的背景是什么?
(2)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性的会议,请任选其中的一个,陈述其伟大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的历史?
2021-05-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城市的故事

古今城市都是文明汇聚之地,人类社会的重大变迁也往往以城市为舞台,演出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故事。


(1)请将下列城市与表格中的数字符号一对应。(填写字母)
A.香港B.纽约C.洛阳D.澳门E.法兰克福
序号名称城市说明
(一)咸阳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都城
北魏时期,孝文帝由平城迁都至此
广州由唐至清,长期存续的外贸口岸
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控扼欧亚商路的枢纽
(二)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在中国占领的据点
曼彻斯特18世纪晚期,现代工厂的诞生地
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建立的殖民城市
华盛顿美国建国后,新建的联邦首都
(三)斯大林格勒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性战役的战场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
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2)若研究序号(三)中的城市,可选择下列哪三则作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021-05-0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国际格局的演变自15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动,不断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
(1)根据提示并结合所学,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国际格局及主要特征重要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1519世纪末西欧列强称霸世界
A        B        体系,英、法、美主导世界召开C        ,签订以D        为核心的巴黎和约;召开E        ,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F        等条约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G        
H        雅尔塔体制,形成I        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J、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K        
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L        趋势同上

(2)纵观19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有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你认为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5-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劳劳车马
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1901年)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亲历晚清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上褒贬不一。

材料一 李鸿章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组建淮军,抵抗起义军队
1872创办轮船招商局,投身运动。
1885与法国签订中法
1895甲午战争失败,与日本签订
19019月,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1月,去世。

材料二 劳劳车马未离鞍,帖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犹未息,请君英作等闲看。

——【清】李鸿章《临终诗》

材料三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彼非无鞠躬尽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请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1)根据所学,完成材料一表格中的填空。如獨补充有关李鸿章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还可补充哪些史实?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如何理解李鸿章所说的“海外尘氛犹未息”。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对李鸿章境遇的价?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你对李鸿章有何评价?
2021-05-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秦以来,历朝历代的中枢机构充当了国家机器的“大脑”,以下是不同时期中枢机构的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1.请说出3幅示意图分别反映的朝代
图1:____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_
2.所有示意图都有一个共同角色A,这个A应是①______________(请填入合适的文字),图1所反映的时期,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_②______________(请填选项字母)。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             D.设立藩镇
3.人才选拔对国家的安定、发展,对中央到地方的官员补充至关重要。中国历史不同时期曾采取不同的人才选拔机制,请选择适当内容填入下表中。

时代

西周

秦国、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选拔制度

考察内容

血缘

战功

经学、文学、策论等

A.察举制             B.科举制             C.德才             D.军功爵制
E.世卿世禄             F.九品中正制             G.门第
2022-11-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为传统的农业国,农业税收一直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国库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收。
时代赋役制度
唐前期(     A.摊丁入亩
唐后期(     B.租庸调制
明朝(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康熙(     D.两税法
清雍正(     E.一条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F.废除农业税

(1)将下表中的各项赋役制度与时代相对应。
(2)由上述赋役制度的变革,概括其发展趋势。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50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税所占比例已大幅下降。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是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1%。自200611日起正式废止《农业税条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50多年来农业税所占财政收入比例不断下降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某校历史学社举行了一次《革命圣地》红色邮展。以下为参展邮票:

A.中共一大会址


B.南昌起义指挥部


C.人民大会堂


D.天安门

E.井冈山茨坪

F.遵义会议会址

G.延安风光

H.西柏坡旧址

(1)有同学指出,参展邮票以面值大小顺序排布不尽合理,他尝试按照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确定相应时代主题后重新排序。请根据下表所列时代主题与除邮票 D 之外的其它七枚邮票进行排序:
序号时代主题名邮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红军长征中的伟大历史转折
党的七大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2)有同学发现邮票 D 可以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多个时代主题相吻合。请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对该邮票的相关事件说明,填写相应的时代主题。

D

1919 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35 年,一二·九运动在北平爆发。

1949 年,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3)如果要增加一枚邮票,你会选择哪一个地点作为主题图案?为什么?
(4)如果要为本次邮展制作一块序言展板,请你撰写序言的内容。(结合材料,内容自定)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国内知名人士征稿,邀请他们谈一谈自己关于国家和个人的梦想,并在1933年1月刊出。其中关于“梦想的中国”最活跃,朱自清、徐悲鸿等137人投稿。残酷现实催生“梦想”产生,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XXX先生:在这昏暗的年头儿,英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之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沉沦苦海之中……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出路了吗?我们绝不作如是想……因此我们特发起,在1933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好梦,对于理想的中国,理想的个人生活,各人应该有各人不同的梦……

——《东方杂志》1932年第6号征稿信

材料二   “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统计表

序列关键词提到该词的作者人数该词在全部稿件中出现的次数
A阶级2758
B教育2750
C帝国主义2341
D民族2170
E日本1838
F社会主义1320
G世界大同1113次(与大同近似词归入此类)
H文化2234
J世界大战56

材料三   “我梦想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作家彭芳草)

“剿共的军队和共产党的军队都一起开赴战场,中国经过英勇战斗收复失地。"(周毓英)

“我梦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打破一切民族和阶级的区别,全世界成功(为)一个大联邦……一切平等,一切自由。”(柳亚子)

“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到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成便是中国翻身自强之时,因为大成将促起了中国的自觉,促成了中国的团结,更促成了中国走上奋斗争生存的道路,甚至可能一跃而成为东亚强国。”(徐伯璞)

“那时中国的一切都以'人'为基础,要以人役物,不以物役人。大家觉悟工精制与资本主义的弊害……节制资本,调和生产与消费,使无过剩不及之弊。"(曾觉之)


(1)材料二“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反映一些共性问题,请结合材料三内容,按下表中分类标准,选择材料二序列中合适的代号填入表内空白栏。
分类选项
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渴望民族振兴
幻想中国是“社会主义”式的理想国(含大同思想)AFG

(2)材料三中徐伯璞对未来中国的预测是否有其合理性?请说明判断理由。
(3)你如何看待在“这昏暗的年头儿”中国知识精英关于“梦想的中国”征稿活动最活跃这一现象?
2021-05-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