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199次组卷 | 1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中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下表反映了端午节俗的演变

时期地域纪念人物农历五月初五的习裕
两汉以前中原、长江中下
游、吴越等地
待考证源自先秦的夏至节,主要有祭神、采药、挂艾叶、祈求丰收、禳除灾害等活动。
两汉山西部分地区介子推(割股啖君)西汉时,确定了端午仪典,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主要有采兰沐浴、系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穰灾祛害、祈祝平安等活动。
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
绍兴曹娥(孝女)
梧州陈临(勤政爱民)
许多地区屈原(爱国爱民)
南朝南方屈原主要有吃粽子,系五色丝、竞渡等活动。
隋唐全国屈原端午节俗大体定型,主要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射柳等活动。

——据蔡靖泉《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与文化意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端午节俗历史流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3 .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
2022-09-27更新 | 303次组卷 | 5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国家治理关系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东西方各国因国情不同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措施。

——改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从上图中任选两个影响国家治理的因素,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15更新 | 761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A.AB.BC.CD.D
2022-07-08更新 | 165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为了使信徒们不至于被异端思想所迷感而走上怀疑上帝的道路,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教授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而天文、数学和几何学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原点。这反映了
A.基督教教义成为近代科学的理论基础
B.近代科学强化了教会神学权威
C.近代科学建立受基督教神学客观推动
D.宗教改革促进了近代科学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洛克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及联邦权(管理对外事务)的分立,同时承认体现在议会中的立法权的优越地位。但是立法权并不是无限制的,它有责任尊重公民的人身及财产的自由。体现在国王及其政府身上的行政权在立法权的控制下管理国家;立法权在国王及其政府的行动破坏国家的法律时,有权更换国王及其政府。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据材料结合所学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与美国的政体,围绕“分权思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1-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 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86条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128条 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吾何害哉!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二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家规与历史上哪一个制度相关?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有哪些,并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族规、家风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影响。
2022-01-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9 .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022-01-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16更新 | 238次组卷 | 4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