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界大都认同15001800年为世界历史上的“早期近代”。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商品繁多。按其特性,大体可划分为四类:黑奴;香料、饮料(包括咖啡、茶叶等)蔗糖、烟草;日常用品(包括毛皮、纺织品,染料、瓷器);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

笔者认为,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天平不断向西方(特别是西欧)倾斜。

商品名称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1513-15191608-16101619-16211778-17801668-16701758-1760
胡椒80.069.056.411.025.34.4
摩鹿加香料9.00.03
其他香料9.410.917.624.4
纺织品0.27.856.653.5
丁香0.07.7
其他1.44.69.99.017.54.5
纺织品和原丝16.132.7
咖啡和茶叶0.022.9
原丝0.612.3
茶叶0.0325.3

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单位:百万古尔登)

进口商品的来源英国法国荷兰总计各个进口来源占总数量之比(%)
西半球58.174.115.7147.931.4
亚洲24.59.62054.111.5

注:1古尔登=11.25英镑

——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证。(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2023-09-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议会民主制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种主要形式。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7-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重要法案

时间名称主要内容
1689《权利法案》保证议会的立法权,国王无权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
1694《三年法案》规定议会是常设性立法机构,至少3年召开一次。
1697《年金法案》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
1701《王位继承法》国王继承者必须是国教徒;国王未经许可不准出国;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
1832《改革法令》废除56个保守的“腐败选区”,在新兴城市新设40多个选区。

——根据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宪法将全部立法权赋予国会,总统能否决国会立法,最高法院不能代替国会立法,但能宣布违宪,不少国会议员也意识到,造成“帝王式总统”的原因从根本上不在于总统过于强大,而在于国会过于虚弱。

——摘编自赵可金《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议会斗争取得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斗争的实质。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分析美国“国会过于虚弱”的原因。这些反映了美国中央权力机构运转中的什么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下的议会民主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组织一般是由两个以上跨越国界的政府、社团或个人基于共同的目标和特定的利益而建立的各种组织。国际组织机构则是确保国际组织有效运行的行政管理机构,国际组织机构的落户意味着国际会议、国际活动和国际交往的增加。



——摘编自侯纯光、杜德斌《百年来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的时空演化:集聚模式与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指出1918年以来,新成立国际组织时空演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1918年以来,新成立国际组织出现上述时空演化的原因。
2023-09-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王通过诰、誓、命等文书来管理国家,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秦代出现了君臣专用文种和地方行政所需的官府往来文种。中央政务公文主要有皇帝御用公文“制”和“诏”,改战国时“上书”为“奏”,列为臣下专用文种。秦代的地方公文主要在郡和县两个层级上运转,公文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材料二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竹简(1975年出土)·行书律》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文书行政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材料二中的睡虎地秦竹简属于何种史料,分析其研究价值。
2023-09-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或许不是一个孤立现象,但它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其后果也要深远得多。在它先后所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巨变都要激进得多,那些因政治上同情法国大革命而移居法国的美国革命家和英国“雅各宾党人”发现他们自己在法国都成了温和派。在所有同时代的革命中,只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性的。它的军队开拨出去改造世界,它的思想实际上也发挥了相同作用。它为日后的所有革命运动提供了榜样,其教训融入了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中。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789-1848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拿破仑成功的关键,就是他能够混合两种看似无法调和的理想:自由和秩序。他靠的是表面给自由、实际重秩序的手段。革命背后的独裁意志远远强过任何旧制度君主的意志,为了完成功业,他利用了全民投票,全民投票很中他的意,他可以借此把自己已经决定好的事呈现为大众的选择。为了恢复被革命撕裂的国家和欧洲大陆的秩序,波拿巴在寻求和解时拿出了他最具政治家风范的表现。他只放逐了不可和解的保王党人和雅各宾党人,并鼓励其余流亡者回国,团结到他的政权周围。他的重要成就还包括颁布《拿破仑法典》,与旧制度下法国那有着大约400部法典的混乱状况相比,它是理性与平等的模板。

——摘编自[英]蒂莫西·布莱宁《企鹅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大革命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稳定法国局势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
6 . 【中国近现代基层治理】

材料一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1929年,国民党党代会通过的决议强调“今后必须矫正从前重省轻县之传统观念”,“凡省内之国家行政,悉受中央指挥;凡地方自治与建设,悉归各县办理;省只为县自治之监督”,要求“制定县组织法及县自治法,并以行使直接民权之知识与方法,训练全国人民”.《县组织法》规定,县政府“于省政府指挥监督之下,处理全县行政,监督地方自治事务”。县政府不是代表本县民众的利益,而是代表上级政府意志。关于县政府的职权,规定“受省政府之指挥执行中央及省委办事项”.1934年,国民党通过了《修正县自治法及其实行法要点》,将“联保连坐”式的“保甲制度”推行至全国.国民党地方自治没有产生任何实效,其乡村改造计划最终失败.

——摘编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

材料二   从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参照乡村经验,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模式。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通过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摘编自陈荣卓等《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主要特征。
(2)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2-11-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较大,英国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为主,目的是提拔知识渊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美国没有长期的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因此其文官制度虽然承袭了欧洲的传统,但是却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界并不明显,政府官员可以兼任议会议员,因此,英国对文官参与政治活动有较多的限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明确,因此,美国对文官政治“中立”的限制相对较小。事实上,美国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行政权的范围。

——摘编自王晨《英、美文官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的特征。
2023-09-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市的情况虽然有了根本的变化,但原有的社会权势阶层未被触动,封建残余势力依旧剥削控制群众,阻碍政府与群众的直接联系。1951年,中国开封市委决定开展民主改革运动,将“半封建半殖民的旧城市”打造成新的“人民城市”。在工厂要铲除不合理的旧的封建把持制度;在行业中铲除封建把头制;在区镇街道清除保甲统治的余威,建设区镇政权。在每一方面都选取重点,然后由点到面全面展开。

——摘编自霍晓玲《城市民主改革运动与新中国初期的政权建设----以河南开封为例》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城市民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城市民主改革的意义。
2023-09-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结束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其形成的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由此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也顺应了工商时代的要求,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摘编自姚娜《浅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来,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法主体持续增加并日渐多元,国际法客体也不断扩大,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家权利义务范围也并行扩展;另一方面,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

——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综上所述,谈谈国际法与近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
10 . 华夷之辨,又称“夷夏之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有一个演变过程。前期更侧重于血缘上与周王室的亲疏,强调华夏诸国是同胞兄弟,夷狄是外族。到春秋中后期,“华夷之辨”在内涵上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与落后,把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明与野蛮而不是以种族来区分华夷的观点。“华夷之辨”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并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抵御相对落后的游猎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征服。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大国争霸战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华夷的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洋务运动打破了传统的华夷之别的世界观,承认夷狄却有许多比中国优越之处,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中国不能拘泥于祖宗之成法,而应循用西洋之法以求逐渐富强,否则中国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地步。这种交易进化的历史观,朦胧地看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辨”的发展变化,指出这种观念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华夷”世界观的新特点,举例说明洋务派基于这种新世界观所作的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