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支持下,河北省一些民俗体育得到挖掘继承,其中井陉拉花1957年进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一些艺人将空竹搬上舞台,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杂技表演项目。受政治环境影响,“文革”期间河北民间民俗体育受到严重打击。如在邯郸市流传了600多年的民间活动“彩布拧台”因“破四旧”被迫中断,与民间信仰、庙会相关的民俗活动,诸如高跷、狮舞、龙灯、武术,寸跷、旱船,更深遭破坏。改革开放后,河北省通过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充分展示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秋千、射弩、陀螺、武术、民族式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有些民俗体育活动,如跳绳、打沙包、竹竿舞、象棋围棋甚至走进了学校课堂。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代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着传承人减少、参加者兴趣减弱、资金缺乏等问题。

——摘编自李静体、武建征《近代以来河北民俗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材料二   将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才能更加适应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鲜明个性的转换,一是“实用主义”的现代转换;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现代化转换。创编当代文艺作品,以当代人物形象演绎传统文化精神或以古代人物形象演绎当代人文精神。如电影《英雄时代》、电视连续剧《大境门》等,通过现代化传媒让承载传统文化走入现代人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符合河北自“胡服骑射”所创立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变革精神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精神,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精神,树立河北人民自由与平等的意识,强调大局意识和共享意识,继续秉承宽厚坦诚的朴实民风、“燕山月下多狼烟”的为国赴难的自觉传统以及“舍生取义”的燕赵气节。

——摘编自李智深等《浅议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河北民俗体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1年改革后,农村公社最大的问题是份地不足,但仍然保留着重分土地来承担国家赋税的习惯。改革后土地重分的周期有所变化,有些公社改革后就没有重分过土地,有些村社的土地重分的周期也变为24年之久。改革后,农民虽然获得了“自由”,分家的农户也越来越多。但为了耕种需要赎买土地,这样本来就很贫困的农民反而失去了本来就不充足的土地,公共资源也不断减少。一些村民为了生存,只好把自己家仅有的土地出租,外出打工。农奴制改革后农民通过赎买土地的方式得到了解放,可以说改革后村社是国家管理地方基层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陈丽娟、程广通《浅议1861年俄国村社职能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村公社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村公社发生变化的作用及局限。
3 . 【中国古代地方志的编修】

材料一宋朝非常重视编修地方志,设有专门机构主管全国地方志工作,并沿袭唐代州郡三年一造图经的制度,规定"凡土地所产、风俗所尚,具古今兴废之因,州为之籍,遇岁造图以进"。宋代方志搜集资料极为丰富,大都广征博引,考订详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区域史料。另外,前代方志多详于当地山川地理,略于人文。而宋代地方志在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地理扩充到人文、历史方面,人物和艺文志在宋代的地方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编纂体例上,宋代地方志也有很大突破,有的在旧图经的基础上分类列门,也有的仿正史体例,设纪、图、表、志、传等。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材料二明朝统治者对方志的编修是极为重视的,不仅倡导编修全国性的一统志,而且还三令五申以行政命令督促全国各地的修志活动,从而使各省及以下各级行政机构的方志编修制度化、经常化,方志编修也成为地方构建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传承形式,并且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渗透到明朝各行政区域。明代方志一般由地方官主修,文人学者参与,但往往涉及人数众多,又有修志经费的筹措问题,所以组织领导也是修志中的大事,是研究一个时代方志优劣的关键之一。

——摘编自张英聘《试论明代方志的编修组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地方志编修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地方志编修的特点。
2023-05-12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统治者虽然崛起于文化落后的阿拉伯半岛,但他们高度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这直接体现于阿拉伯帝国民族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内容。尽管在帝国统治时也发生过多次对“文化人”的杀戮与迫害,但只要文化与学术活动不涉及王权与哈里发统治,统治者都是大力提倡的。

——摘编自张咏梅《论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与文化繁荣》

材料二   印加帝国在地理上有紧紧连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道路系统,其中有几百公里道路至今仍可通行。当时的通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帝国的其他统治方法还包括将土地、矿产和牲富收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以增加税收和扩充军队。毫不奇怪,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之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断《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印加帝国统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看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督参事会作为英属印度的中央政权,在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后,发生了变化。186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参事会法》,将英国的一套行政原则和模式引进印度,法令规定每个参事负责一个行政部门,分别主管内政、外交、财政、税务、法律、军事等部门的工作。1858年兵变的结果使英国人认识到,完全将印度人排除在中央政府之外是危险的,因此允许印度人参加立法参事会。后来,又吸收印度人进入行政参事会。1861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印度文官法》,把英国自1855年开始实行的"通过考试择优录用文官"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在印度固定下来。随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英属印度文官任用、升泛、纪律、年限、奖惩等条例和规则。

——摘编自张群《试析英属印度文官制度的嬗变》

材料二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及其领导的国大党将"世俗主义"确定为印度建国的三大原则之一,奠定了印度民主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印度社会分化为众多社会集团,各个集团经济实力、政治权利和宗教信仰皆不同,以致彼此之间矛盾不断,而国家则需要不断协调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诉求,兼顾不同阶层和不同救派的政治心理。因此,各个社会集团的政治亚文化对政府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印度国家权利的多元化。

——摘编自郭祥俊、胡峰《中印现代政治文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英属印度政府文官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印度政治文化的特色,并分析上述特色形成的历史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它既指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也指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要在中央是其基本形式,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

统一的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实际,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不仅发挥出政治功能,也发挥出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卜宪群《大一统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解读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英模是时代的缩影、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集体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末年,闽南沿海经常遭到倭寇骚扰侵犯,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俞大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逝世后朝廷追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有关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也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在闽南民众的想象中,俞大猷是一个晓勇善战、智勇双全的民族英雄,是一代抗倭名将,在抗倭战斗中,他刚毅沉着,有勇有谋,立下了赫赫战功,保护了沿海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宁。

——摘编自戴冠青《英雄想象中的价值取向与生命追求》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0年,以梁军名字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纵情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研究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开垦出了22500亩土地。梁军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9年,梁军驾驶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的英姿被永久地定格在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摘编自朱宝辉《绽放在拖拉机上的铿锵玫瑰》等

材料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军”们大量涌现的背景及其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在20年内翻两番。这要求中国经济在20年内保持年均7.2%以上的增长率。当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只是一个提振预期的政治表述,因为这样的增速是史无前例的。但是,这2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不是7.2%,而是9.5%;而且高增速也持续了不止20年。虽然7.2%和9.5%仅相差2.3个百分点,但如果是以7.2%的速度增长39年,201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1978 年的15倍,而实际上中国2017年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34倍。与此同时,从1978年到2017年的39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14.5%。2017年,中国已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被许多国家称为“中国奇迹”。

——摘编自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态势与新时代转型升级展望》等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的英国和1978~2017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50~70年代的英国和1978~2017年的中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奇迹”对世界的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传教士的足迹也开始进入东方。十六世纪欧洲宗救改革之后,天主教国家致力于复兴罗马教廷势力,努力向海外发展。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认为“到中国来传牧绝不是强大的舰队,声势浩大的军队,或是其他人类的武力所能奏效的……要传扬圣迸,忌得凭书籍矛行”。传教士们利用利玛窦的传教思想,将传教与传播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将天主教义与中国儒学思想融合起来。与此同时,他们也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介绍到西方,在西方社会也引起很大影响。伏尔泰曾以传教士著作中关于中国的描述为素材写成《风俗论》,莱布尼茨写成《中国近事》等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概括明朝后期“西学东渐”的原因。
(2)简析明朝后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2022-12-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某中学老师研究中国赋税制度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每一次重要的税制改革都是为了把各种各样的赋税归类、统一,简化形式,减轻负担,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又重新出现了。如此反复,实际上等于农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一直在加重。举例来说,唐代两税法实行之初,把庸和调合并到田租中,不再征收其他杂税,但是不久各种苛捐杂税就纷纷出炉;宋代更是在两税之外正式加收了身钱;明代中期一条鞭法已将各种杂税合并在一起,征收白银,但是后来又开始征收杂役、新饷、练饷等等,到了明末终于将三饷合并成为固定的税收。这就是著名的“黄宗羲定律”。

——摘编自金开诚《中国古代赋税徭役》

材料二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田赋的终结。河北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以记之,见下图。


(1)分别阐述上述两则材料对研究中国赋税制度的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赋税制度变化的因素。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中国赋税制度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12-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