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学教材,即古代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课本。宋代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广为流传,历代沿用。以《三字经》为例,它语言生动活泼,文字通俗易学,表达简明扼要,格式富有韵味。宋代“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往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逐渐向社会下层移动,“农工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磕妇(为往田野送饭的妇女),亦能口诵古人言语"。著名学者也参与蒙学教材的编写,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

——摘编自秦海骰《谈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

材料二民国建立后,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教科书,一律禁用”。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共和国新教科书》,经教育部审定,很快被各地学校普遍采用。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各种教育思潮竞相呈现,主张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面向科学。1920年教育部规定:截至1922年,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都被选进了国文教科书,题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科书文章体裁日趋多样化,包括书信、传记、讲演,故事、科技说明等日常应用文体。

——摘编自曲铁华《中国近代中小学教材的改革》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作出了统一教材制度的战略决策,加强了教科书编审工作力度。从19S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科书,集中全国之力协同攻关,选调和集中一批学科专家、名师和专业编辑,全部采取集体讨论的工作制度和社内外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保障了救材质量。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54年至1956年编成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包括教学大纲30种30册,课本93种233册”。这套教材的编写出版使全国所有地方,学校、学生都使用上了高水平、权成性、国家级的全学科救材,解决了过去供应迟缓、版本不一、发行混乱的问题,开启了新中国“一纲一本、统编统用”的新时代。

——摘编自《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蒙学教材兴盛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特点,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统一编订中小学教材的意义
2 . 如图是对明末清初受西学影响学者籍贯分布的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为密切B.动乱影响到北方的中外交流
C.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社会热潮D.西方传教士在南方活动频繁
3 . 据联合国统计,2016年全球超过8000万人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救助,难民人数超过6500万,创二战后新高,而来自叙利亚、阿富汗和索马里三国的难民占全球难民总数的一半以上。造成此次难民潮的因素有( )
①经济恶化 ②部族矛盾 ③战争动荡
④领土变动 ⑤自然灾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2022-08-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曾根据《左传》的材料统计了春秋时期的城邑分布图,共列出466个分布点,比西周的分布图多出375个点,有记载的春秋时期的筑城记录共78起,有些城邑甚至出现了“大都耦(对等)国”的现象。这根源于春秋时期(     
A.社会生产力发展B.分封制大力推行C.城市化开始兴起D.诸侯王实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与之相关的最重要因素是(       
A.发达的交通提供了便利B.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C.各国政府采取优待政策D.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些历史研究者就福建省历史人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历代名人均来源于以二十五史和《清史稿》《福建通志》、民国史料、福建革命史料等为依据编撰的《福建名人词典》。


表二:福建历代名人类型统计表

唐之前隋唐五代宋代金元时期明代清代(1840年前)近代
I4251071112053103
II278520985925
III22216
IV9308151824

注:I:政治人物和革命者,包括官员、革命者、将领、农民起义领袖等;II:历史文学艺术家,包括诗词家、书法家、文学家等;III:工商实业、新闻出版者,包括华侨富商、企业家、出版刻书校勘者等;IV:思想家、科学教育者等,包括思想家、教育家、军事科学家、天文学家、医者等。

——据张芸、王彬《福建历代名人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运用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任从一个角度自拟一个与历史名人分布变化相关的论题,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01-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一模(康德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奏折是清朝中央及地方高级官员直接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统计发现涉及康熙中期以后二百余年间的内政、外交、军事、文化等一切机密要务。现存奏折文书数量巨大,约有七十二万三千件。这说明奏折制度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B.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C.易导致督抚权力尾大不掉D.导致了政府行政效率的低下
2022-01-05更新 | 554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统计出记载道光时期(1821-1850年)两种外交史料中,关于“天朝”与“中国”使用频率的变化:最初十年使用的“天朝”次数达50余次,而“中国”不足10次;1836年4月至1838年5月之间,使用“天朝”次数7次,使用“中国”次数19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禁烟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B.长期推行的海禁体制被打破
C.前后记载者思想观念的不同D.中外交往的扩展冲击传统思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可以说,二战后,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可以称其为“和平时期的总统”。譬如,第33任总统杜鲁门任期期间,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黎巴嫩、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刚果;第35任总统肯尼迪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古巴猪湾、干涉越南;第36任总统约翰逊任期期间,美国武装介入越南战争、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任期期间,美国在进行越南战争的同时,武装入侵柬埔寨和也门共和国以及策动智利政变;第38任总统福特任期期间,美国继续越南战争;第39任总统卡特任期期间,美国介入尼加拉瓜内战;第40任总统里根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黎巴嫩、格林纳达、玻利维亚、洪都拉斯,空袭利比亚,袭击伊朗;第41任总统老布什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巴拿马,并发动海湾战争;第42任总统克林顿任期期间,美国突袭索马利亚、海地和南联盟;第43任总统小布什任期期间,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第44任总统奥巴马在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便下令空袭利比亚;第45任总统特朗普于20184月下令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421日发布的《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统计,美国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对外发动战争最频繁的国家。

——摘编自袁源《“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3场海外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的主战场所在并分析其频繁发动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频繁对外战争的影响。
2022-04-13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据1948年对土改后河北部分解放区的调查,“1——9月份易、完、望、满、涞五县的统计,共受理民事案件192起,婚姻问题140起,占72%还强”,各地婚姻案件大多数是离婚或解除婚约案件,“通常是女方提出离婚,男方不同意而形成纠纷”。这反映出上述地区
A.门当户对择偶观念式微B.择偶观以个人本位为主
C.婚姻自主观念得到推广D.男女社会地位实现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