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王安石变法与他早期在浙东的施治经历多有关联。北宋时,浙东负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与干旱之苦。当地民众常将田地质押给“豪右”,靠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王安石到任后,深感当地生财无道,地方无可用之才,学校无教导之官,不利风教,遂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有诗赞曰:荆公(王安石)宰吾鄞,学校振士风。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

——摘编自岑华潮《王安石与浙东的崛起》


(1)据材料概括当时浙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所借鉴的浙东施治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在浙东的施政原则。
2022-11-27更新 | 2140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五家渠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汉初,各家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客观上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六艺特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不再提“射、御、数”,这就把先秦体育教育从“六艺”中剔除,体育活动逐渐变成了传习封建礼节、宣传封建道德的手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朝边疆政策的改变B.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D.道教影响力的扩大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851年,洪秀全正式宣布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 “太平”一词,在我国史书上屡见不鲜,在洪秀全的早期诗文中亦随处可见。“天国”一词则源于西方基督教的新约圣经。可见,洪秀全定国号为“太平天国”(     
A.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特征B.矛头直指列强侵略行为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诉求D.意在建立近代民主政权
2022-10-31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代诗人孟浩然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生活,他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也曾向玄宗流露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苦衷。这体现了当时(       
A.诗人的想法与行动相脱节B.诗人积极入仕的价值追求
C.主流文学体裁发生了变化D.诗歌世俗化倾向日益突出
2022-07-01更新 | 439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资本主义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了从萌芽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诗人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三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四   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欧洲各国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成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过程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分的条件。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材料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2)材料二中的“大人物”是谁?这场开始于意大利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事件?请说出此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有何影响?
2022-07-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贾谊因通晓《诗》《书》闻名郡国,被征为博士,并在-年内升迁为太中大夫。这一做法
A.反映道德教化日益受到重视B.表明汉初选官制度的变革
C.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D.有助于儒学地位的提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樊锦诗, 1938年出生于北京,1958 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3 年, 樊锦诗大学毕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志向,樊锦诗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研究院工作。漫长的五十年,她择了这一事,也终了这一生。

樊锦诗用爱和生命践行着守护敦煌的神圣誓言,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摘编自王仁锋《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樊锦诗对敦煌学的突出贡献与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煌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022-05-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代顺治、康熙两朝号召泰州城区的富户投资盐业。盐商们发家后,建造私家园邸,邀请四方名士诗酒酬唱,切磋弦歌画赋,活跃了泰州的艺苑文坛,丰富了独特的泰州盐税文化。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推动文化繁荣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重学风气提升商人地位D.财富增加助长奢靡之风
2022-06-08更新 | 444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载,汉初陆贾时时称《诗》《书》,为汉廷出使诸侯,定南越,除诸吕贡献力量;博士叔孙通自荐为汉制朝仪,朝仪成,刘邦感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贵。”这些现象反映出汉初
A.新儒学的地位得到提升B.儒学文治功用得到发挥
C.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D.儒士顺应潮流变异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基于《易》(西周占卜相关论著)和《诗》(古代民间诗歌及贵族祭祀唱词)中对自然界和社会矛盾的描述和揭露,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这表明“和而不同”观念
A.植根于久远的传统B.蕴含朴素的唯物论
C.得到了普遍的认同D.未引起官方的重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