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三国演义》、《牡丹亭》、“三言二拍”等这些小说面前,不仅台阁体诗、茶陵诗派、唐宋派散文早已黯淡无光,即便是公安派这种富于革新气息的文学流派亦相形见绌。这反映出明代(     
A.社会阶层变动影响文学创作B.高雅和世俗文化无法共存
C.世俗文化开始成为时代主流D.文化专制主义束缚革新意识
2 . 北宋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中说:“天地之间,虽事之多,有条则不紊;物之众,有绪则不杂。盖各有理之所寓耳。观画之理,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博览者,不能达是理也。”这一主张在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如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表明宋代绘画(     
A.描绘自然秩序B.崇尚诗画一体C.深受理学影响D.以文人画为主
2022-09-20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称:“(元代)从‘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演变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从一种抚琴对弈、佐诗人画的雅物转变为百姓日常生活饮食中离不开的一项元素”,这一转变(     
A.反映出茶饮风尚的世俗化B.推动市民生活方式的普及
C.得益于社会阶层流动加快D.使茶叶成为主要的农产品
4 . 踏歌是对以脚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活动的一种通称。《旧唐书睿宗纪》记载了当时宫中表演踏歌的盛况。也有诗描写踏歌“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儿联袂行”“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据此可知,当时(     
A.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诗歌以描写民间生活为主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梁实秋与闻一多在美国求学期间,曾读过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一首诗:“泪,无用的泪,我不知它们何意,深埋在某些神圣的绝望里,从心中涌起,在眼睛汇集,望着欢乐的秋之田野,回忆一去不返的往昔。”下列艺术作品与该诗风格相同的是(     
A.B.
C.D.
6 . 宋人徐守信有诗言:“遥望南庄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南庄北宅眼前花,好儿好女莫谩夸。我若一朝身死后,又属张三李四家。”导致宋代这种状况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A.抑商政策弱化B.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C.土地政策调整D.农业生产利润下降
2022-11-14更新 | 51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英国诗人雪莱(1792-1822年)在其诗作《西风颂》中向西风说,但愿自己也像枯叶被风带走,虽然不像不羁的雨风那样自由自在,但也能分得它的一分猛烈的威力。该诗最末两句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表达了作者对(     
A.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B.当时封建专制腐朽统治的强烈愤慨
C.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的问题的反思D.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和坚定信念
2022-07-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胡姬诗是指描写胡人酒店中卖酒女子的诗,唐代诗人李白有很多描写胡姬的诗,如《少年行》“落花踏进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除李白外,《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共找出胡姬诗15首。透过胡姬诗可以看出唐代(     
A.君主专制的加强B.新体诗歌的高峰
C.对外交往的活跃D.民族交融的发展
9 . 宋代文人行役记是文人在旅行中书写的。行文多采用逐日记录的方式,内容包括沿途山川名胜、历史遗迹、风土人情,揽胜、说诗、考证、辨误融会贯通。这反映出宋代(     
A.休闲旅行形成社会风尚B.科举制推动文化普及
C.商品经济发展空前繁荣D.士人的理性探求精神
2022-12-2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普通高中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萨克雷咏唱道:“机器在运转不息——英国的这些征服的武器...战胜了波涛和大地,靠它们航行、织造和耕犁,洞穿了绵亘不断的丘陵,横跨过重洋万里。”该诗反映了英国(       
A.机器生产对生态的极大破坏B.凭借着工业优势向外拓展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殖民扩张D.工场手工业获得迅猛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