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1 . 分析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位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2024-04-16更新 | 263次组卷 | 67卷引用:新疆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59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曾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表明(     
A.蒸汽机改良成功,实现了工业革命B.工业革命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C.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023-12-25更新 | 24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伊犁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具有完全独立主权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2023-12-19更新 | 188次组卷 | 42卷引用:新疆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表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政权都兴庆,制度仿北宋,创制文字。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鲜卑、女真、蒙古、满洲B.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以及近代中国制定的一系列宪法。这主要体现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B.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意识形态差异D.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2023-11-04更新 | 262次组卷 | 48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2年10月16日,北洋政府公布《中央行政官官等法》。废除了古代九品十八级制,采用文官等级品位分类制,实行官、职合一。官名仅表示为官者的职务而不再表示其身份,也不再表示着特权。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A.消除了官位崇拜的价值观B.有利于传播近代平等观念
C.实现了官员非特权化原则D.说明了考试面前人人平等
2023-10-14更新 | 368次组卷 | 38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土地制度方面,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在战国末期已经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有:粟、黍、稻、麦、梁、菽、麻等。农作物产量有了提高。

——摘编自李玉梅《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材料二   明朝,番薯、玉米、棉花等美洲高产作物由国外陆续传入,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载种。万历年间,耕地总面积超过七百万顷,为明神宗万历年间开始的人口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南宋时流行的俗谚“苏常熟,天下足”,晚明时期已转变为“湖广热,天下足”。晚明以后,湖广的米开始被长途运送至江浙、闽广等地区贩售,使当地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随之出现的长途交通,都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摘编自复旦大学《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三   伊感可教授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即指由于农业剩余的减少以及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的下降,劳动力越来越廉价,而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昂贵。因此,随着农耕和运输技术的日趋完善难以作出细小的改进,农民和商人的合理策略取向不是去发明省力的机器,而是经济地使用资源与固定资本。一旦出现任何短缺时,基于廉价运输的商业灵活性是比发明机器更迅速、更可靠的补教办法。巨大而静态的市场,无法在生产体系中创造出有可能促进创造力的瓶颈。正是这种传统经济的发展使有利可图的发明变得越来越困难。

——据杜君立《现代化的历程》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农业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2023-10-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     
A.顽固的忠君意识B.激进的功利思想
C.昂扬的进取精神D.浓厚的宗法观念
2023-09-29更新 | 502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B.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C.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政府权力D.变化源于激烈的革命
2023-09-23更新 | 214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