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计然,字文子,史书记载说“计然之策七,越王用其五而得意”。他的经商思想在《史记·货殖列传》等书中多有记载。计然认为“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意指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预先做好商品储备。“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经商者应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而不愚守惜售,“残入如珠玉”而不狐疑视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主张“财币欲行其利如流水”,并由此出发主张“无敢居奇”,反对因不切实际地贪图高价而囤积居奇。关于商品价格的幅度,他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只有确定合理的价格比例关系,才能“农末俱利”。他还认为“积著之理,务完物”,“腐败而食之货物勿留”。计然的这些经商思想,在当时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同代人,被历代商家敬奉为“陶朱公”的范蠡,将其思想“用于家”而“致巨万之富”,便是一个有力地实证。而他对后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对至今日,“计然之策”的许多思想精华仍受到人们的推崇和重视。即使从现代商业理论的高度考察,计然的基本思想仍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和理论价值。

——摘编自唐晓卫《计然、白圭经商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计然的经商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计然所处的时代商业发展的背景。
2022-03-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时期,史谓“书籍之有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在宋代统治阶级治国方针的指导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整个社会读书之风盛行。宋代史学、金石学等学术活动和宋词、评话等文学创作空前活跃,因此刊刻学术著作和诗文集的人很多,文化的繁荣大大地促进了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宋朝的皇帝都极其注意对图书的收集典藏和整理,《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就是在太宗、真宗的主持下编篆刻印的。宋代书商刻印发行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包括儒家经典著作、科考程文、生活用书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门类,满足了宋代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旨趣和购书需求,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卢厚杰《宋代书商市场意识述略》

材料二   报纸“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被国人共知是有一个过程的,20世纪初,洋货充斥于中国市场,受到洋商靠广告推销货物的启发,以报纸广告作为商战的利器,华商吹响了国货与洋货角逐的号角。清朝末年受外力的影响,重商思潮“第一次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所在”。清政府颁布了《商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以维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这一时期商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职业学校相继创办,有识之士也纷纷在商科教育中,增设广告学课程。一批最早出国学习或经营实业的有识之士纷纷将国外的译著或广告技艺介绍到中国,这些对于国人广告观念的觉醒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审时度势的华商积极利用这一高涨的社会情绪,用“中国人请用国货”等口号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货运动。“广告者,乃攻城掠地之工具也。盖商人以诚信为壁垒,以广告为战具,广告精良,犹战具之犀利也。”

——摘编自杜艳艳《中国近代华商广告观念的变革及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
2022-03-2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3 . 从1948到1951年,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经济合作署使各受援国购入了3.84亿美元的属于美国公司在中东开采的原油,将近9亿美元都花费于购买和运输美国石油公司所出售给西欧各国的石油上。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保证了西欧石油能源的供应B.帮助美国资本占领西欧市场
C.是美国推行中东霸权的武器D.试图转变西欧国家能源结构
2022-03-2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4 . 1957,在苏联对中国的投资显著减少的情况下,国务院提出“发展工业要大中小结合起来,大的中央搞,中的地方搞,小的由乡和合作社搞”。中央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39.7%下降到1958年的13.8%,同时,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支出的比重由1957年的29%骤然上升到1958年的55.7%。上述材料意味着
A.中国开始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
B.中苏矛盾加剧变相催生了大跃进的出台
C.中苏关系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D.中央政府简政放权鼓励地方推进工业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二十世纪的东北亚,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前半个世纪烽火连绵,战乱频仍,每一次战争都导致了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停滞倒退。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战火在东北亚蔓延了整整半个世纪。战争的间隔时间相当短,长不过10几年,最短的仅隔5年。不仅频率快,而且规模大,甚至出现了像朝鲜战争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投入兵力也最多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后半个世纪当然也潜在着危机但相对安宁,东北亚各国都获得了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也最有前途的地区之一,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只要东北亚各国人民认真总结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教训和经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各方面差异虽大但能密切合作,共同繁荣的区域化经济结盟的新模式。相信这一模式的出现,将对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黄定天《二十世纪的东北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上半叶东北亚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因素。
2022-03-29更新 | 375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由很多股力量竞争或竞合前进的,一个时期并非只有一个调子,而是像一首交响曲,有很多调子同时在前行。我们书写历史,往往只着重当时的主调,而忽略了它还有一些副调、潜流,跟着主调同时并进、互相竞合、互相影响,像一束向前无限延伸的“纤维丛”。如果忽略了这些同时竞争的副调、潜流,我们并不能真正了解当时的主流。

——摘编自王泛森《执拗的低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的某一历史时期,自拟论题,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29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东晋南朝谱牒之学大兴,出现了贾氏、王氏等专门研习谱学的世家,出现了《百家谱》《十八州士族谱》一类的专著。吴姓士族低于侨姓,所以另作《东南谱集抄》以记吴姓。朝廷专设“谱局”以修订和保管谱牒。材料说明
A.贵族政治是古代家谱学研究发展的根源
B.谱牒为统治阶级固化其政治特权服务
C.战乱频发迫使家谱编纂成为了专门学问
D.谱牒之学为朝廷征派赋役提供了便利
2022-03-29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三年,隋文帝改魏晋以来地方上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裁撤和并省了部分州县,改变“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和“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状况。废除了地方政府的隶属官吏皆由刺史和县令自行任命的先例。完善了废置已久的考课制度,对官吏的言行功过进行严格的考评作为晋升的标准。建立起巡察制度察访各级官吏的腐败不法行为。建立了流官制度,不许官员长期任职一地。调整南北朝以来由于战乱,朝内和州县官吏多用武将的局面,厚赐金帛免去武将出身的赵州刺史职务。隋文帝在《开皇律》之外“用法益峻”,“盗边粮者,一升以上皆死,家口没官”。“盗一钱,弃市”,不揭发者也处以严刑,“取一钱已上,闻见不告言者,坐至死”。同时主张“刑可助化,不可专行,以德代刑”。新丰令房恭懿“所在之处,百姓视之如父母,朕若置之而不赏,上天宗庙其当责我。”于是颁诏天下,令群臣效仿。隋文帝加强吏治的措施是比较坚决和全面的。其特点是截流和杜源相结合,罚罪与赏善并举,对隋代吏治的好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乔延寿、赵云旗《论隋文帝时期的吏治与廉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整顿吏治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吏治改革的意义。
9 . 伏尔泰等人在18世纪就已开始谴责奴隶贸易。1783年,英国国会收到首份禁止奴隶贸易的请愿书,此后废奴问题经常成为议会辩论的议题,1807年英国宣布禁止奴隶贸易,并最终废除了奴隶贸易。奴隶贸易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A.启蒙思想宣传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学说
B.西欧殖民者从事奴隶贸易的成本增加
C.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
D.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发展与完善
10 . 中法战争时,福建水师请求李鸿章出动北洋水师援助,李鸿章以保护畿辅为名拒绝出兵;法军舰队一度封锁台湾海峡,清廷下令南洋和北洋水师前往支援,南、北洋水师大臣均以器械煤粮不足为由搪塞;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试图统一指挥舰队,但各地督抚并不愿服从海军衙门管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地方督抚势力借助洋务运动动摇清朝统治
B.晚清王权式微下地方政治势力的崛起
C.清政府的自强运动始终缺乏中央统筹规划
D.清朝近代海军建设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2022-03-2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