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魏晋时期的辞赋创作中,自然灾害成为重要的表现题材。这些灾害书写展现了当时人民遭遇旱热、洪涝、雷电等自然灾害的艰苦图景,作品中蕴含着“天人感应”和“道法自然”的相互对立的灾异观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料价值。这种灾害赋作
A.旨在讴歌帝国或规劝统治者B.体现了社会现实
C.紧扣时代主题抨击政局动荡D.重构了社会秩序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后的大国外交

从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到奥匈对塞宣战期间,各大国展开频繁的穿梭外交。沙俄调解奥塞纠纷的同时,又感到再不能像波斯尼亚危机和巴尔干战争那样退让妥协了。于是对德奥态度强硬,表示对塞尔维亚不能坐视不救。法国则坚决支持俄国,其总统普恩加莱向沙皇保证履行法俄军事同盟的义务。法俄两国又都力促英国表明态度,站到自己一边。英国建议把奥塞争端提交一次国际会议讨论,敦促奥俄两国直接谈判;其外交大臣格雷通过各种途径给德国一种印象:在未来的德奥与法俄之间的战争中,英国将保持中立。直到729日,英国政府才向德国表明自己的真实立场:若法国卷入战争,英国不能袖手旁观。德皇这才知受骗,大骂英国是“卑鄙小气的恶棍”。此时又有新消息传到柏林,意大利不打算站在自己的盟国一边作战。730日凌晨,德国政府来了一个急转弯,劝告奥地利人接受英国政府提出的调停。但为时已晚,奥塞已经开战,欧洲战车已经启动。

奥塞之战引发欧洲战争。7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德国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遭到拒绝。81日,德国以此为借口向俄国宣战。8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取道进攻法国,同时对法宣战。4日,英国借口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而对德宣战。从1914628日斐迪南大公被杀的萨拉热窝事件,到84日英国对德宣战,这就是“七月危机”。

——摘编自曹胜强等著《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

材料二


图1

图2

1:加拿大征兵海报,上面用法语写道:法裔加拿大人,参军吧!英格兰,我们自由的屏障,正在受到威胁。我们会让普鲁士军国主义统治这片保护我们的信仰、语言、社会制度和法律的土地吗?法兰西的心在流血!

2:一战英国征兵海报:帝国需要男人!在年轻雄狮(指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帮助下,年长的雄狮(指英国)打败了敌人。


(1)根据材料一,分析萨拉热窝事件后大国频繁外交却仍滑向大战深渊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材料二征兵海报的史料价值。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蒋介石日记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蒋介石日记节选

191954日北京学生团三千余人,要求取消中日各项秘约,为外交示威运动。

19261119日中央如不速迁武昌,非特政治党务不能发展,既新得革命根据地,亦必难巩固!

1932129日剿除长江流域之赤匪,整理政治,为余之工作中心;如至不得已时,亦必先肃清赣匪以后,乃得牺牲个人以解决东北。此余深思熟虑经千百回而决定之方针也,国人知我心否?吾亦不暇计焉!

193778日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1947731日国务会议通过总动员令,实为对共匪重大之打击,不仅军心一振,而民心亦得一致矣。

——摘选自《蒋介石日记(1915-1949)》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内容中选取一段记述,指出它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事件。(要求:简要写出选取的历史记载和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2-04-18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清代前期的典籍中,“外洋”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二是指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外洋”词义嬗变原因探究晚清时期“外洋”词义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如何使用下面几则材料,它们又会给我们的探究带来哪些启示呢?

材料一 《清实录》中清朝管辖之“外洋”(意一)与外国之“外洋”(意二)使用频率统计

嘉庆朝
17961820
道光朝
18211850
咸丰同治朝
18511874
光绪宣统朝
18751911
意一意二意一意二意一意二意一意二
7441411927258148

材料二

史料出处
凡通商口岸,必有英国官船一只在彼湾泊,以便严行拘束各货船上水手,约束英商及属国商人。其官船之水手人等悉听驻船英官约束,所有议定不许进内地远游之章程,官船水手及货船水手一体奉行。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1843108日)
若合众国商船在中国所辖内洋被盗抢劫者,中国地方文武官员一经闻报,即须严拿强盗,照例治罪,起获原赃,无论多少,均交近地领事等官,全付本人收回。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
184437日)
凡佛兰西兵船往来游爽(游弋),保护商船,所过中国各口,均以友谊接待。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
18441024日)

材料三 从60年代开始,清廷对于沿海各省水师进行整顿,配备了新式艇船、轮船和火炮。……尽管在抵御外侮、对付外国军队的入侵方面用处不大,但在镇压动乱、维持治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轮船开始配备水师,沿海组建了以轮船为核心的四支小型舰队,广东“艇匪”因此失去优势。尤其是通过雇佣英国和法国海军兵船的手段,浙江、福建和广东水师迅速消灭了在海上活动多年的大股“艇匪”。从18701911年的40年间,沿海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海上抢劫案件时有发生,但都是零星海匪所为。

——摘编自王宏斌《晚清“外洋”词义之历史学解析(1862~1911)》


(1)根据材料一,说明以《清实录》为依据总结“外洋”不同词义的使用频率对问题探究有何重要价值。
(2)以材料二中的史料作为证据,探究表4中相关时段“外洋”不同词义使用频率的变化及其原因。
(3)以材料三的论断来论证表4中相关时段不同“外洋”词义变化的原因是否充分,为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礼记正义》中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如图所示为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投壶图》,图中主宾两人对坐投壶,旁有侍者三人,形象地再现了文献中汉代宴饮必“雅歌投壶”的记载。由此可知,汉代《投壶图》体现出(       
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国家礼仪与地方特色的融合
C.儒学追求与世俗享乐的交汇D.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杂糅
2022-04-22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由于拉斐尔对《雅典学园》的创作历程未留只言片语,由此各种误读现象层出不穷。学者研究发现,该画并非对古典学术昌盛百家争鸣场面之颂扬,而意在揭示潜藏在古代智慧之中的基督教神学。这一事例说明图像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不能作为史料引用
C.需与文献研究结合D.价值来自学者发掘
7 . 口述历史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油田三位老工人口述实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口述人口述内容
许万明这个时候,天很热了,打到700米时,这口井就发生了井喷,泥浆枪坏了,不能用了。我们队长(指王进喜)看到池边的水泥,就大声喊“赶紧填水泥!”可填下去的水泥不能很好地和水融合,就把泥浆池的下水龙头堵住了。这个时候,队长喊我“小鬼,赶紧下去,把下水龙头扒开!”队长喊完我,我就看见他跳进泥浆池里,随后又跳进去几个人,一共是5个人好像。
王廷锦冬季的天气极端恶劣,白天零下三十六七摄氏度,有时能达到零下42摄氏度,我们的手必须戴上棉手套,如果不戴,一接触钻机等设备,就把手冻在上面了。如果不小心使劲一拉就粘掉一块皮。天太冷了,人吃不饱,就更不抗冻了。后来,手上戴棉手套都不行,就只能戴皮手套皮帽子。
李连举196262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庆油田。)在配电室门口进来一帮记者照相,旁边跟班的对我说:“李师傅,他是周总理,周总理来!”周总理后面跟着余秋里、康世恩等一些不同职务的领导。周总理他们看见人就握手,详细地问,认真地听。这时我发现周总理穿的衣服一点都不特殊,好像还不如我们穿得好,他的衣服领子和鞋面都有补丁,但很干净利索。我的心不觉一振,不愧为人民的好总理,和人民一块同呼吸共命运。

——据陈立勇等主编《大庆石油会战口述实录》


(1)“大庆精神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是同频共振的”,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合理解读。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表中口述史的史料价值。指出若全面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在史料运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2022-04-15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10月,在美国支持下,越南南方成立了以吴庭艳为总统兼总理的“越南共和国”。1961年美国为了巩固其在南越的新殖民统治,竟然对越南发动“特种战争”。196482日,美国借口其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在北部湾遭到越南人民军的袭击,于85日,悍然派飞机对越南民主其和国进行轰炸,把侵越战火烧到越南北方。从196538日开始,美国直接向南越派遣侵略军,最多时达54.34万人。美国用于侵越战争的军费开支共达3000多万美元。截止19717月,美军伤亡达80多万人,损失飞机29396架。1973年美国和越南签订巴黎协定,美国从越南撤军。1975年,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1976年,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197268日,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就在这一天,久战不胜的美国飞机对可能存在越共分子的全邦村实施凝固汽油弹空中轰炸。那天,9岁的潘金淑和弟弟还有表弟、表妹都躲在这个村子里,她被燃烧着的汽油弹击中,身上的衣服瞬间被点燃,地一边哭喊着奔跑,一边迅速脱掉身上的衣服。她的身边是她惊惶失措的弟弟和表弟、表妹。他们身后,是一群美国士兵。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在场的一名战地记者,他掏出相机,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了惨无人道的这一幕(见下图2)。



                                   《战火中的女孩》

——刘剑飞《一张影响越南战争进程的照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背景,并简析越南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照片《战火中的女孩》的史料价值。
2022-04-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二模(主城区)历史试题
9 . 在赤壁市党史办室藏档案里,保存着《告白军中的青年士兵书(1932年)》,号召“白军士兵不要迟疑犹豫,立即自觉起来,站到中央苏府的旗帜下面,站到统一被压迫民族的战线上面,一致抗日杀敌,消灭日本与一切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该文献的史料价值在于可以佐证中国共产党
A.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B.倡导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放弃了土地革命的方针D.基于国情变化调整政策
2022-04-13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说过:“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

材料一   你们在这地区里已经亲眼见到工厂工人阶级的发展。这个阶级在几年前是不存在的;现在你们已经看到它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人数发展很快。许多人是来自耕种地区;许多是来自威尔斯、爱尔兰和苏格兰。他们为了高薪而抛弃别的行业来到纱厂。我记得一些鞋匠放下了自己的行业来学纺纱。我记得一些成衣匠、矿工、尤其是大量的农民都放下了他们的旧工作来学纺纱……。

——1834年工厂调查委员会在博尔顿所搜集的证言

材料二   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法。他们被引诱到大城市来,在这里,他们呼吸着比他们的故乡——农村坏得多的空气。他们被赶到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去。……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在街上,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扔掉所有这些东西。他们就这样不得不弄脏了自己所居住的地区。但是还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灾害都落到穷人头上。城市人口本来就够稠密的了,而穷人还被迫更其拥挤地住在一起。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问题


(1)依据材料,指出工人阶级产生的因素。
(2)两则材料就认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而言,有何史料价值?
(3)比较两则材料,就“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陈述有何不同。
(4)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你如何认识两则材料的差异?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