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7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的新问题。史书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舶夷趋濠镜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贡物,愿借地晾晒。海道副使汪柏狥贿许之,仅蓬累数十间。”此处的“夷”指(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2 . 1984年,________正式颁布实施。
2023-10-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13·选必一第1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中国积极促进__________,推动气候变化__________生效。中国倡议和推动的__________,积极参与和引领__________,为改革完善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朝着更加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3-10-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一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4 . 发展: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__________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同时,中国逐步冲破__________
2023-10-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一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5 . 198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遵照党中央关于改革干部管理体制的指示精神,实行“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下放人事管理权限,增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管理干部的责任感。这些举措(     
A.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放松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
C.大幅度缩减了干部队伍D.促进了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朝代更迭之际,往往会有一些士人对新生政权采取敌视态度,然而一旦看到科举复兴,看到了只要寒窗苦读,他们仍然可以金榜题名,大展宏图,由布衣而将相,这些人便沉浸在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不懈追求之中。这说明科举制(     
A.能够调和新旧政权之间的矛盾B.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变化
C.旨在消除士人对新政权的敌视D.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稳定
2023-10-01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早在13世纪,以__________形成的英语就出现在______________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2023-10-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12·选必一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8 . 15世纪前后,__________遭到削弱,__________得到加强。
2023-10-0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12·选必一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

——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反映了该工程(     
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民族交融C.改善沿线通航条件D.便于治理水患
2023-10-01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