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料资料来源
19341939年,南宁城市人口在8万—10万,19421945年城市人口6万余人”,市民群体对糖制品消费需求较为旺盛,使南宁成为晚清民国时期郁江上游的蔗糖消费中心。《广西年鉴》
郁江流经贵县河道长100公里,“县属航路,素恃郁江,上溯邕宁,下达梧州,帆舶云屯,交通至便”。据1942年贵县县政府统计,“黄片糖或白糖产品……每年约有4万担远销云贵两省及出口东南亚”。《贵县县志》
《贵县文史资料   
1946年,龙州出现小型机制糖厂,“广西省银行经理赵可任与南洋企业公司合资在龙州城……创办一间小型糖厂,甘蔗自种自榨,年产黄砂糖仅10吨左右”。《龙州县志》
民国时期,蒲庙出现专门经营蔗糖购销的糖庄。“民国二十六年,全镇有糖庄、杂货、饮食等8个行业65户,从业134人……民国三十三年,全镇有布匹、杂货、糖庄等9个行业37户,从业306人”。《邕宁县志》

材料二   有别于对世界史的整体叙述,20世纪中叶以来,众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棉花、茶叶、蔗糖、丝绸、白银等专门的物种或商品,其中对蔗糖史的研究成果丰硕。多数学者认为甘蔗起源于印度,后被引入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种植。甘蔗制糖技术也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波斯、大食等地,唐太宗就曾派使臣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由于日本严重缺糖,所以明清时期的中日贸易中,运往日本最大宗的商品就是糖,然后从日本换回大量白银和铜。新航路开辟后,甘蔗又被引入美洲殖民地。甘蔗种植和熬糖所需劳动力巨大,所以非洲黑人奴隶填补了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源源不断的廉价蔗糖从美洲运往欧洲,糖成为工人阶级卡路里的廉价来源,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葛兆光《历史解释为什么有力量?——一种食品、一场战争、一部文献和一幅地图》


(1)以郁江流域蔗糖业为例,说明材料一的相关资料对研究民国时期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状况的史料价值。
(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从世界史的视角解读蔗糖传播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献记载,西周成王时。曾有迁宅洛邑一事。如《史记·周本纪》云:周公赞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3氏春我》等书也说成王营居于成周。而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仍都丰、镐,未迁洛邑。



       

材料二   何尊是中国西周时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镐文12行、122字铭文,铭文开属写到“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其中宅(居住)兹(这里)中国(天下之中)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该铭文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管建东都成周之事。


(1)材料一中关于周成王迁都洛邑(成周)一事有何分歧?材料二中何尊的出土有什么价值?

材料三   秦始皇巡视各地时,为记功而立石,文由李斯所书,再刻之于石,世称奏刻石。


峄山刻石: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山东峄县登峄山时所立之石,刻石内容歌颂秦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


泰山刻石: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泰山时,为申明法令维护政权而立之石。其书用笔遒劲丰腴,结字雅重匀圆,为李斯代表作之一。


权量铭文——《秦诏版》 拓本:秦诏版是在铜版上镌刻秦始皇对统一度量衡而颁布的全国法令。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清辉编著《中国篆刻学》


(2)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秦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3-04-20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致远舰是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年9月在甲午海战中沉没。战争结束后清廷颁布上谕,大力褒扬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赐谥“壮节”,从优议恤。有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规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成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材料二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总之不管怎样,它开始严重倾斜,显然是受到了重创。该舰的管带……下定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 准备实行撞击。一阵重炮和机关炮弹的弹幕扫过他的军舰,倾斜更加严重了,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材料三   致远舰水下考古……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力合作,汇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在丹东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海洋勘测、潜水打捞等行业的技术力量,于2016年秋圆满完成致远舰考古调查任务。此次调查,也对致远舰的破损情况有了较准确的掌握,整体保存一般,钢板、锅炉零件因爆炸而抛离原来位置,火烧情况严重。考古发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致远舰……处于北洋舰队左翼最外围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成为日军集火攻击的对象……中炮进水后……一直坚持在战场上(考古揭示出大面积的火烧痕迹)。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1)分析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三,说明你所能确认的历史史实。
4 . 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耗费巨大,带回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异国珍宝大多归入皇室宝库,或用于赏赐王公大臣;而达·伽马等西方航海家从东方带回的珍宝则多进入市场,用以获取巨额利润。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航海的结果B.社会制度决定对外政策
C.西方远航比郑和下西洋获利多D.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念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业繁荣与社会生活历史研究重视在丰富确实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综合研究,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以上信息对研究宋代“商业繁荣与社会生活”有哪些史料价值。
(2)若全面认知宋代“经济与社会生活”,你认为还应关注哪些基本要素。
2023-06-02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93 页

材料二   在中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风云新途》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 3 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 100 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的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德国不但被全线遏制,而且开始遭遇反攻,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 为什么会越战越强。即使在最艰苦的 1942 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 2 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场,迎战德军。”

材料三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 7 卷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1)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片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简要评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斯泰山刻石》释文:臣斯臣去疾御史大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


材料二   东平洪顶山北山崖壁“大空王佛”石刻,4字通高9.3米,宽4.9米,其中“佛”字高3.5米,普通笔画2030厘米,捺笔最宽处50厘米,为古刻石刻艺术体现透视的非凡造例。是我国北朝佛教摩崖刻石之最,也是我国目前所知的南北朝之前的最大字体。南山北向铭赞中有详细叙述:“沙门释法洪娑婆国土阎浮□落天竺人也”。

材料三   泰山羊氏为汉魏六朝时期著名士族,泰安市新泰地区陆续出土了多方羊氏墓志。如:《羊祉墓志》,志文残毁,内有“熙平元年……葬”之语。《羊烈墓志》志文:使君“开皇六年…薨”等语。其他羊氏家族墓志文中记载羊氏乡贯、谱系、联姻及人物生平等内容。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上述三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021-10-1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年12月12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年3月23日1天讨论记录:(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年3月3日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年4月12日半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08-01更新 | 1629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一份明代中期江苏的史料描述:湖乡土地低洼,乡人大多弃农而渔。谭姓兄弟填土耕作,田地旁边沿路种桃李果树,沼泽地则种荸荠出售。他们购买数百个池塘养鱼,池边又养鸡,鱼吃鸡粪,长得肥美,待价而沽。谭家日渐富裕。这份史料可用于研究(     
A.农村经济与生产关系变革B.外来物种移入与传播
C.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D.土地赋役制度的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