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1942年12月,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指出:“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英国人不分阶级、不分贫富,都有权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保护。从摇篮到坟墓,永不受贫穷疾病之苦!”这反映了英国(     
A.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成熟B.福利国家政策的正式形成
C.对自由资本主义修正调整D.用市场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2024-02-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2年联合国通过《海洋法公约》,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开启全球海洋治理新篇章。近日,日本将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中,严重违反此公约,中韩等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却表示了支持或默许。下列对此理解表述最准确的是(     
A.当代国际法实践仍停留在纸面上B.联合国国际调节机制基本形同虚设
C.日本海洋环境保护技术落后世界D.国际法实施缺乏有效争端解决机制
2024-02-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660年,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歌颂魔王撒旦反抗上帝之不公的所谓正义和权威的行为;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中他又指出任何统治者尽管“是国王或皇帝”,“皆需悬于大殿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此可知,弥尔顿(     
A.强调完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B.反映了资产阶级废除君主制的思想
C.主张在英国建立起有限政府D.明确了英国国王与官吏的契约关系
2024-02-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黎塞留,号称“路易十四时代”的引路者。在任期间曾残酷镇压法国新教(胡格诺教)起义,但他平叛后却仍然允许了胡格诺教在法国国内的存在。为此,他坦言道:“人可不朽,救赎可待来日。国家不可永生,救赎惟有当下。”这反映出了法国(     
A.近代国家主义理念的兴起B.国内宗教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功
C.宗教高于世俗原则的确立D.新教势力客观上已超越天主教
2024-02-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类别必需品需用品非必需品
税率(%)免税57.525355070100
主要商品农作物种子、书籍、科学仪器等农药、飞机、机车等原油、发电机等小麦、缝纫机、马口铁等燃料、麻、木材等豆类、咖啡、收音机糖、蚕茧、风灯等茶、饮料、海产品等
A.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建立贸易壁垒保护市场
C.关税制度发展较为完善D.国际政治局势有所缓和
2024-02-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国家之间是没有任何情谊可言的B.美苏争霸的形势决定着中国外交政策
C.社会主义长期在斗争中处于弱势D.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出发点
2024-02-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鸠杖,也叫王杖,是汉哀帝时期朝廷为老人特制的一种拐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由此可知,汉代(     
A.抚老政策更具教化倾向B.传统手工业技艺取得大发展
C.孝道文化已然蔚然成风D.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渐趋完善
2024-02-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本轮2023年巴以冲突以来的部分停火方案内容及其表决结果

名称方案主要内容简概赞成国反对国弃权国表决结果
俄罗斯方案①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受到全面尊重的人道主义停火;②强烈谴责针对平民的一切暴力和敌对行动;③呼吁哈马斯释放人质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俄罗斯、阿联酋等6美国、英国、法国、日本4阿尔巴尼亚、巴西等5不通过
巴西方案①呼吁实行人道主义暂停;②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敌对行动以及一切恐怖主义行为,明确反对并谴责哈马斯实施的恐怖主义袭击;③敦促各方充分遵守国际法并开放人道主义通道。中国、阿联酋、日本、巴西等12美国英国、俄罗斯2不通过
联合国大会方案①呼吁立即、持久和得到充分尊重的人道主义停火;②谴责针对平民的暴力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③呼吁释放人质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阿联酋、法国等120美国、以色列等14国家加拿大、奥地利等45通过

材料二   本轮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多次就当前巴以局势表明中国原则立场,强调应立即停火止战,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防止冲突扩大,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注:“两国方案”是指恢复巴勒斯坦民族的合法权利,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摘自中国外交部《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不同停火方案的主要分歧点,并指出其背后折射出的当代国际法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两国方案”的原因。
2024-02-07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以来,称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陆常关、厘卡为“子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依《天津条约》之规定,英、法、美等国外商若“已在内陆买货,欲运赴口下载或有洋货进售内陆,倘愿一次纳税,免各子口征收纷繁”,而中国商人仍需逢关纳税,遇卡抽金,不堪重负,只得部分地将税金转嫁于蔗农,许多蔗农被迫改种它物。据《东莞县志》(1911)记载,随着洋糖大量倾销,台湾、福建等地“旧日之糖,销路日微……多转由洋糖厂漏煮(精炼加工)”,民间不乏“或有以重金告求外洋糖车(制糖机械)奥妙者”。在此形势下,四川尤内江地区糖业经济却得到巨大发展——1911年,内江本地甘蔗种植面积超耕地面积50%,每年糖产量近万吨,超全国总产量50%

——摘编整理自范毅军《广东韩梅流域的糖业经济》等

材料二   民国初年,四川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糖税冗杂,无一定规,杂乱难考,多以糖房的牛只数量和产糖量进行双重计税,甚至有预征至1985年,致使内江糖业渐渐没落。1937年川政统一后,内江开展糖税制度改革,撤销了糖税(厘)局,实行糖清、白糖、桔糖改一税制,由营业税局负责核实征收,统一征收糖类专项营业税。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设川康区食糖专卖局于内江,糖类统税改为糖类专卖,按糖类收购价格(未核定收购价格前按当地批发价格)的30%征“专卖利益”,内江地区的糖税收入暴发性增长,与自贡制盐业并驾齐驱,内江成为川内重要经济中心,财政影响力甚至超过成都和重庆。1941年内江糖类统税收入不到1000万元,1943年增长到20845万元。

——覃玉荣《抗战时期川康区食糖专卖政策对内江糖业的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初期明确规定甘蔗、土糖为国家统一收购物资,一律不许进入利伯维尔场,全部实行统一收购,内江糖业进入“黄金时代”。1991年,内江市恢复征收糖业营业税,鼓励制糖自主经营,与市场接轨。但糖税制度改革忽视了必要流动资金、储存设备和等问题,许多糖厂选择将税负转嫁蔗农,导致蔗区损农坑农现象普遍,甘蔗面积剧减。糖厂进而“难为无米之炊”,最终许多制糖人才出走内江,内江制糖业逐渐衰落沉寂。

——张格《新中国成立后内江糖业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晚清关税制度下中国糖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内江糖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从内江糖业兴衰中得到的启示。
2024-02-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潮汕地区始终存在一道阻隔彼此的“无形壁垒”……它即是在数千年来封建统治下形成的基层农村宗族组织。在封建时代,专制政权为维持自身的运转,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每个农业家庭必须寻求一定的外力支持,农村社会也要保障乡民的基本权利利益,由此兴起了具有皇权色彩并以族权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自治权,加之潮汕地区多山地的地理环境使村庄生态相对稳定,资源竞争关系更加突出。在这种地缘和血缘关系的双重影响下,潮汕地区形成了强烈的血缘意识,它们视通婚为一种违背祖宗誓言的行为和宗族禁忌,长期以来使得基层乡村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沟通上存在着一道“无形壁垒”。

——摘编自马浩佳《潮汕宗族行为模式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关系考察》

材料二   2023年,槎桥、美西、美东、下六四个“世仇村”举行祭祖仪式,宣告解除数百年来的不通婚旧约,村民们互相赠送了睦邻友好牌匾,并在彼此祠堂告知先祖,表示大家已成为友好邻居,可以相互通婚,这个决定是多么来之不易……其实,自建国以来,伴随土改、农业合作化等系列运动,宗族早已被视作封建余毒成为国家重点打击对象。随着国家政权结构的触角延伸到乡村每一个角落,象征乡族自治传统的宗族组织就几乎已经停止了。但随着改革开放到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又为宗族复兴提供了经济基础……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对古代宗族社会合理成分的延续,但如何改造宗族组织使之符合农村现代化注定是一大难题。

——《广东百年不通婚“世仇村”和解调查》(南方农村报202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无形壁垒”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宗族组织复兴的影响。
2024-02-0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