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9次组卷 | 9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91次组卷 | 14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几派显学相互辨难,阐述义理的中心都集中在“内圣外王”的主题上“内圣”是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即“修身”;“外王是指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即“治国”。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立场一致B.中国文化出现大一统趋势
C.中国文化形成了关注现实政治和人伦的特征D.中国文化摆脱了神学影响
2023-03-06更新 | 253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学派主张
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强调以民为本B.期望国家统一
C.关注政治秩序D.力主集权政治
2022-11-05更新 | 829次组卷 | 5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2022-07-08更新 | 1970次组卷 | 14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另外,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B.司法主权由此丧失殆尽
C.解决了鸦片的纠纷D.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2022-05-15更新 | 2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B.学习西方的同时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C.国人对西学持完全否定态度D.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8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8次组卷 | 15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现实封建专制的批判,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使卢梭一直在苦心思索,“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据此,卢梭提出
A.社会契约论B.自然权利说C.权力制衡说D.君主立宪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对外称词衍变表

1860年前1860年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红毛、西夷、海外诸番、杂番、英夷、夷船、夷馆、夷兵、夷商、夷技、夷政、夷俗、夷务、夷事、夷言、番银、华夷洋人、西人、西洋、欧美各国、外洋、英国人、洋枪、洋楼、洋商、西法、西政、洋务、洋文、西语、洋银、中外“西学”和“新学”逐渐成为主导,如《西学大成》《西学富强丛书》《西学时务总纂大成》《西学启蒙》《西学军政全书》《七国新学备案》《新学汇编》《新学书目提要》《中西新学大全》《东西学书录》,等等

——据方维规《夷”“洋”“西”“外”及其相关概念》


(1)概括材料一、二、三的思想主张(派别及主张)。
(2)从材料四的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2-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