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的社会财富出现普遍增长,无论是上层、中层还是下层的收入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新兴的中等阶层不仅人数众多,在消费观念上也有别于上层社会。与上层盲目追求奢侈消费和炫耀式消费不同,中产阶层更喜欢新商品,更注重舒适、便利和品位。这使得中等阶层取代上层,成为消费的主力。与此同时,原来由上层专享的咖啡、茶叶等奢侈品的价格大大下降,逐渐成为全民共享的普通消费品。据估计,英国男性识字率由16世纪的20%增至18世纪的60%,女性识字率也有所提高。歌谣集、近代小说逐渐兴起,报纸的发行量也大大增加,阅读书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材料二   18世纪,一个新型的消费社会在英国逐渐形成。伴随着消费社会形成的是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为了“迎合购买者的自命不凡”,供应商不得不绞尽脑汁不断改进技术以推陈出新。咖啡馆、酒吧、图书馆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场所。在咖啡馆,等级和出身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其座位向所有人平等开放,“每个角落都是自由的”。与英国人消费同步发展的是全球化以及全球化过程中的冲突、压榨和战争。美洲的种植园专门服务于英国的消费者,为了维持种植园的生产,英国人的奴隶贩子运来了黑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斌《近代英国民众休闲消费品的变化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英国社会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新型的消费社会”形成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概述
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争夺战略空间美国的战略援助不限于在欧洲和苏联抗衡,而且包括在东亚、南亚及在世界其他地区和苏联争夺地盘
20世纪60年代:外援制度化1961年《对外援助法》授权总统建立国家开发署,肯尼迪总统对外援助的拨款额年增长4倍以上
20世纪70年代:对外援助新方向尼克松政府有两个外援新口号,一是提出人权外援,二是强调多边援助
20世纪80年代:推行自由市场经济里根政府对外援助的核心是消减政府干涉,加强私营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使他们在解决发展问题上起作用
20世纪90年代:全球战略与政治条件美国的对外援助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利益泛化的现象,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根据周弘《美国对外援助的历史发展》整理

材料二   在全球对外援助整体较为低迷的21世纪,中国积极调整对外援助的政策,除了一直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性以及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注重民生项目和社会发展,在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饮水、有线电视信号接收、减贫、公共卫生以及基础教育等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此外,中国还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共性发展问题,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将共商共建共赢作为中国对外援助乃至国际合作的指引,使得中国对外援助更加具备国际视角和全球视野。

——摘编自唐丽霞《新中国70年对外援助的实践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相比,21世纪中国对外援助的显著不同,并说明21世纪中国对外援助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外援助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51日,缅甸独立运动组织提出,若英国作出战后给缅甸独立的保证,组织则在战时同它合作,否则,就开始进行“公民不服从”运动。不久,反英游行示威席卷全缅甸。英帝国主义竟然采取镇压措施,大肆逮捕组织领导人,彻底关闭了与缅甸人民合作抗日的大门,把缅甸人民逼到绝路上。日本趁机以帮助缅甸独立为诱饵,诱骗缅甸民族主义者与它合作。缅甸人民不得不把独立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引狼入室的泰国披汶政府被绑在日本战车上,泰国成为日本侵略马来西亚、缅甸的前哨。还在19412月,日本间谍机构南机关在曼谷建立总部,为日军入侵缅甸作准备。19421月,日军55师一部由泰攻缅,以闪电般速度向缅甸腹地推进,对中英盟军的抵抗各个击破。英国人用了一个世纪才征服了缅甸,日本人仅用了半年。

——摘编自赵勇《日本对缅甸的侵占及缅甸抗日斗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能迅速占领缅甸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时期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进行简要评价。
2023-12-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形成美、英在太平洋地区共同对付日本的局面。这对中国抵制已成为国家命运重大威胁的日本侵略来说,是有利的国际条件。以此为依托,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一改此前皖段政府所为,宣布实施与美国及协约国一致行动的外交政策,得到美方积极回应。“联美制日”外交取得重要成果:通过联络美国及与之结盟的英国,中国成功参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国际安全机制,开始受到《国联盟约》及《九国公约》为核心的国际公约保障,外交上不再孤立,并因此赢得一段应对日本大规模侵略的准备时间。北京政变后,直系失去对中央政权的控制,“联美制日”外交受挫,这为日本扩大侵华目标提供了方便。直到济南事变发生,中国才重新回到联络美国抵制日本侵略的外交轨道。

——摘编自杨天宏《北洋政府“联美制日”外交及其困境(1920—1924)》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结束后北洋政府实施“联美制日”外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的“联美制日”外交路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晋张华编纂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有近20条有关张骞和西域的资料,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对丝绸之路记载最丰富的典籍。所谓“小说”,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野史。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博物志》中共记载了9种来自丝绸之路的植物:胡桃、大蒜、胡荽、石榴、红蓝花、葡萄、胡葱、苜蓿、胡麻豆,其中8种为张骞带回。而在《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中,明确提到的植物只有葡萄和苜蓿,是否由张骞引入也不太明晰。《博物志》卷二《异产》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汉世有献者。”火浣布即石棉,在古人眼中是神奇之物。《博物志》所谓“《周书》记载”,实际上来源于“周穆王大征西戎”的传说。但东汉时石棉的确仍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原,《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博物志》卷三《异兽》中记载了一种能“食虎豹”的“小兽”,并刻意描写其“大如狗,然声能惊人”。后世学者考证这一小兽为“狻猊”,即东汉时西域诸国多次进献的狮子。《博物志》的记述,与同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佛教经典中将“佛祖讲经”形容为“狮子吼”。

——摘编自张黎明《史料与传说:<博物志>中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使用文学作品进行历史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简析《博物志》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6 . 500年后的三四百年中,人类社会接连上演了一出出走向现代化的剧幕。它们震撼着封建秩序,逐步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唱响了工业文明的时代凯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自中国地图出版社普通高中教材《历史地图册·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在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发展,或者,如现在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更确切地说,当时产生了一个机械化工厂体系,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极大量地生产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靠原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其自己的需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写出左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3)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的根本原因。
2024-02-24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至五代自然灾害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强的是旱灾、水灾和蝗灾,这三大自然灾害给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我国古代水旱灾害的发生在时空分布上有着一定的规律,西周到五代的旱灾多发时段共有9个,水灾多发时段共有8个。中国古代的水旱灾害频繁,分布的地域也极广泛,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时期内,北方旱灾爆发频率高于南方,西部高于东部;水灾发生的情况则正相反。蝗灾是中国古代仅次于水旱灾害的自然灾害,历代对蝗虫危害的记录都惨不忍睹。如晋永嘉四年(310年)五月,“幽、并、司、冀、秦、雍等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马毛,皆尽”。蝗灾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西周至五代自然灾害统计简表

朝代年份发生次数蝗虫地震歉饥霜雪雨雹地沸
825893016139875---
秦汉44137581765068149351323-
三国两晋200304605614531323517542
南北朝169315777717401620181733-
372295131--12-
28949312911534522427371663-
五代5351261163--3-2-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开元初年,山东、河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宰相姚崇认识到蝗灾与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内在关联,主张积极灭蝗,其主张也得到唐玄宗批准。经过审时度势,姚崇提出“夜火坑埋法”灭蝗,派出御史担任捕蝗使,分道指挥山东等地的除蝗工作,并将灭蝗成效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标准。为鼓励百姓积极灭蝗,在这次捕蝗行动中,蝗区还采取了捕蝗给粟的奖励办法,《朝野金载》记载:“敕差使与州县相知驱逐,采得一石者与一石粟;一斗粟亦如之。”姚崇治蝗不仅仅停留于灭蝗,还积极开展灾后抚恤工作,如放贷、蠲免钱粮等,从而使生产迅速恢复,也使得大灾之后没有出现大荒。“姚崇治蝗”是唐朝乃至我国古代灾害治理的成功典范,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突出表现,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摘编自田一颖、刘利民《“重人事轻天命”——姚崇灭蝗思想与实践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至五代自然灾害发生所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姚崇治蝗”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候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保守主义,他以进化论为核心,倡言以自由平等的公民伦理为“新民德”的典范。严复对西方文化最简明的概括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这是现代公民伦理的核心价值。关于亚欧公民伦理之对举,严复强调,三百年来,欧洲之兴盛与亚洲之衰微,原因就在于平等与不平等。族群的进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个体的力量,国家由公民积聚而成,公民强则国家强。而公民的强大,源于其个体之体力、知识和道德的发达。因而,中国的富强之道,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即:德育尚公,体育尚武,智育尚实。

——摘编自高力克《自由演化与传统:严复的伦理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公民伦理观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公民伦理观产生的背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甘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栽培一直受到重视。从诸多文献中可以看出,先秦至六朝时期,在吴楚、云南和四川等地,甘蔗如花草和蔬菜一样,在园圃或庭院中栽培,多为生吃或饮蔗浆。到了宋代,甘蔗已经在珠江三角洲、广东、福建等地广泛种植。四川遂宁人王灼对故乡的生产实践进行记录,总结出我国最早的种蔗和制糖的专著《糖霜谱》。

——摘编自刘丹《中国古代糖史研究》

材料二 直到11世纪,东征的十字军骑士才在叙利亚尝到糖的甜味,享用高价进口糖成为欧洲上层炫耀财富的方式。新航路开辟后不久,西葡等国开始在加勒比海地区种植甘蔗,在面积仅有430平方公里的英属巴巴多斯岛上,竟有900多个甘蔗种植园。相比烟草而言,甘蔗的栽培费时且费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说,糖的甜蜜是与奴隶的血与泪掺在一起的。

——摘编自《影响人类的四种植物——甘蔗曾导致人类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蔗糖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蔗糖业传入美洲所带来的影响。
2023-11-1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养老作为维系社会伦理秩序的主要方式,在社会控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奉行国家稳定至上的宋朝来说,养老制度的建设自然受到重视,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与前代相比,宋代养老制度更加完备,鳏寡独老救助制度、官员致仕制度以及家庭养老的保障制度均得到完善,同时新增老年士人、老年军士、老年僧道、老年归正人优恤制度。在养老方式上突破了传统的赏赐及致仕养老的限制,实现救助政策的制度化,新增闲职养老这一新方式,针对不同的对象形成多元的养老方式。在鳏寡独老的救助、官员养老及家庭养老的运行上,政府介入的程度较前代更为深入。

——摘编自马晓燕《老人之老:宋代养老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养老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养老制度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