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制。当时由皇帝向全国颁布诏令,责成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查访其所辖的基层官吏及百姓,按不同的科目标准选出优秀人才向朝廷推荐。东汉末年,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思想,后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下,获得举荐机会的大多是官僚地主和豪门子弟,且察举制的选举对象完全是被动的。隋朝时,科举制出台。科举考试都是以皇帝的名义举行,主考官由皇帝指定,取舍决定权在中央和皇帝。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仕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自愿报考。与察举制把道德、品行和才能作为授予官职高低的依据不同,科举制“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或谓“以文取人”,人的主观因素越来越淡化。

——摘编自张会霞《我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的演进评析》

材料二   19世纪的英国实行政党分肥制,任命官员取决于个人好恶、拉关系讲门第,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带来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也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这期间,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发展,边沁提出了功利主义,论述了政府应为最大多数人谋幸福创造平等机会。而斯坦顿父子分别在《一个驻中国大使权威记录》和《关于中国的杂记》、古次纳夫在《开发的中国》中对中国政府官吏选拔的种种描叙在英国产生广泛的影响。1870年,格莱斯顿颁布第二个关于录用文官的枢密院命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官员选拔制度对当今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五月(1043年)

王伦领导的沂州(今山东)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八月(1043年)

张海、郭邈山等领导的京西路、陕南农民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十月(1043年)

邵兴领导京西路光化军和农民起义

仁宗庆历七年十一月(1047年)

王则领导河北东路贝州士兵和农民起义

——摘编自赵继颜《北宋仁宗时期的农民起义》

材料二 在王安石变法实施初期,苏轼就指出,骤行新法“其进锐者其退速”,欲速则不达,因此需要徐徐图之。再次,派遣专使推行新法,“事少而员多”,增加了冗员和冗费,“人轻而权重”,更是容易滋生弊端。苏轼经过长期实地考察,于元祐元年(1086年),写了《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他在奏状中说:“熙宁以来,行青苗、免役二法,至今二十余年,法日益弊,刑日益烦,盗日益炽,田日益贱,谷帛日益轻,细数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因此,他建议朝廷“所有已请过钱斛,候丰熟日,分作五年十料(即十批、十次)随二税送纳。或乞圣慈念其累岁出息已多,自第四等以下人户,并与放免”。即是说,废除《青苗法》后,农民所欠官府的钱粮,允许分期分批归还,四等以下的贫困户应该全免。

——改编自莹光《苏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中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植于对荣耀过去的颂扬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这一政治话语相比“民主”“法治”“群众”而言增长趋势更明显。在党代会报告文本中,有“全国各族人民”“带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摘编自殷冬水、范京京《“人民”话语与国家认同—当代中国国家认同话语建构的政治学分析》

材料二亨廷顿的《我们是谁?》(2004年发表),通过考察“国家认同危机”的现实,揭示出因移民问题导致的“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正如该书扉页强调:美国面临着自身安全的空前挑战,重新估价“之所以使我们成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在他看来,宗教虽是国家认同的最主要因素,重建宗教信仰对建立美国认同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况且“仅靠信念无法立国”“美国面临易受外来攻击的新局面”,为此他把关注的侧重点转向了在国际上“寻找敌人”。

—摘编自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

(1)指出材料一、二论述“国家认同”的不同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亨廷顿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方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唐书·孝友》记载了一则案例:初唐武后统治之时,同州下部(今陕西渭南)人徐元庆为报杀父之仇手刃原县尉赵师韫,并于案发后主动归罪。此案判决引起了近百年的争议。

武则天以女性身份掌权,引起朝野诸多非议,她本想遵循先例,贯彻儒家“父之仇弗与之共戴天"的信条赦免复仇者,以博得仁义之名。但八品的左拾遗陈子昂却作《复仇议状》一文,他认为,法律是“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主张不应以礼屈法,提出先诛后旌的处理方法;即“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武后考虑之后采纳,并奉为经典供后世参照。

百年之后,柳宗元重提此案。柳宗元时任礼部员外郎,积极支持“永贞革新”。他作《驳复仇议》批判陈之建议,认为“既诛且旌”乃“渎刑坏礼”,应遵循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他认为礼法本不存在冲突,目的都是为了防乱。因此,表彰与处死同施于一人,将导致滥用刑法或破坏礼制,不利于警示后人谨慎行事。他建议对复仇案件要区分论罪用刑:若复仇合乎“礼”,即父为官吏误杀,复仇当被奖励;如其父确实当诛,复仇便是“仇天子之法”“悖骜而凌上”。

与柳同一时代的韩愈也加入了论战,为此写了《复仇状》一文。他认为,臣下无权决断复仇案,应当从古制,直接上呈尚书省,由集体讨论出具意见,最后由皇帝定谳。

——改编自沈玮玮、曾潞明《唐人徐元庆复仇案的百年论争:陈韩柳之别》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徐元庆案”引发的陈、韩、柳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5 . 国家治理法治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认为给“小过者”施以重刑,就会使人小过不犯,重罪更可以避免,最终达到“无罪而乱不生”的境界。他又说:“然则去微奸之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则使相窥奈何?曰:盖里相坐而已。”他坚持“必罚明威”的杀无赦观点,“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摘编自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律疏议》规定,贵族犯罪,分别得以议、请、减、赎和官当;如犯谋反大逆罪,则因家庭关系,按亲疏分别“缘坐”;如家属或亲属间一般犯罪,可“同居相为隐”;如夫“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而妻殴夫,要徒一年;如“主人殴部曲至死者,徒一年”,而部曲、奴婢过失杀主,处绞刑;等等。

——据冯红《唐代刑法原则考论——以<唐律疏议>为中心》等整理

材料三   民法典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法典。从未出生胎儿的权利到不同年龄段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从公民乘车出行到房屋出租买卖,从结婚离婚到家庭关系和遗产继承,它涵盖各个方面。民法典的许多内容体现出对社会发展新需要、人民权利发展新需求的积极回应。它摈弃了历史上资产阶级民法典重物不重人或者见物不见人的缺点,把对公民享有的人格尊严的权利,全面纳入民法典的调整和保护范围。

——据刘丹《民法典: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韩非重刑的思想,结合所学分析其提出上述思想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律疏议》的立法特色及其历史地位,分析其立法特色形成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析“民法典”的特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熹并非迂腐的冬烘先生,他有渊博的学识和精密的分析方法,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素养。日本学者山田庆儿通过宇宙学、天文学、气象学方面的考察后发现,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确实如此,他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此处原先曾经是海洋,由于地质变迁才隆起为陆地。……然而,朱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上述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樊树志《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朱熹有关“自然科学素养”的主张及其意义。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朱熹对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影响。
2023-11-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共产党的苏区居住了四个月的时间(19366月至10月),他尽可能多地收集了包括毛泽东人生故事在内的大量资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关键转折点的独特记录。斯诺是记者,又是有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革命家的采访,注入了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我们能感受到陕甘宁边区那种特有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也不无自由和舒展,以及个性的张扬。这些记载似乎信笔写成,毫不拘谨。

——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新修本

材料二:193710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此书先后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19382月,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统区发行的缘故,中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此书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外华侨聚集地。

——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红星照耀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红星照耀中国》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4年以后,《闽报》《苏报》《沪报》《国闻报》等地方报纸刊登欧、美、日的农业新知。1898年,清廷设立农工商总局,内设农务司,专理全国农政。此外,各省纷纷成立农会,这些农会由地方政府倡导建立,经费则由地方政府补助。除农会实际教导农民农业新知识外,晚清另设有农业讲习所、农业试验场、农学堂、大学农科。讲习所规模小、成本低;农业试验场初创于1902年,至1906年而遍布全国,也有绅办;1903年更设有农学堂,直隶、浙江、湖北等人文荟萃之区尚设有高等农学堂;至1910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农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末农政改革。
2023-08-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154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友好城市运动是二战后在西欧,尤其是以法国为核心的区域发展起来的地区间的交流形式。该运动迅速传播到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扩散到社会主义阵营和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这是一种主要由地方市镇层面发起的、来自民间社会的平行外交形式,其交流模式主要包括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双方代表团互访、技术和物资援助、灾时互助、学生交流等。大部分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关系属于较为发达的一方向欠发达的一方提供单向援助。虽然形式上都是市镇双方(或市镇设立的相应机构)通过协议的形式自发形成的友好关系,体现的是当时市镇公民层面上对国际政治和外交的态度,但这种民间的行动难免会受到国家的干涉,进而体现出国家的政策指向和外交策略。从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形式为冷战的环境提供了一种趋暖的可能性。

-摘编自卢睿《战后国际友好城市的发端与发展(1945-1969):基于法国视角的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国际友好城市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际友好城市运动的影响。
2023-04-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