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整个民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德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对德国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当时大多数德国民众不觉得自己是德国人,而是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福人等,也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没有尊重和认同感,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存在德意志民族观念,他们意识不到德意志。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苏醒。德国知识分子也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启蒙”下,开始关心政治,并有了政治觉悟,于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诞生了。19世纪,拿破仑帝国的扩张使德意志民族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全德人民高涨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中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德意志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德国统一后,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普鲁士流传下来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民族优越感不断膨胀,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最终,之前反对民族分裂、渴望祖国统一、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性意识,开始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

——摘编自葛丽《德意志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变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规定地方长官由文官出任。地方行政架构为路—州—县三级制,其中,路一级不设最高长官,而是分设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提刑使(负责司法),安抚使(负责军事)等。地方财赋除少数外,大部分要转运中央。地方厢军中强壮者升入禁军,弱小者留厢军。

——摘编自曾凡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材料二 忽必烈建元朝后,为了适应攻取南宋,中书省宰相被派往各地处理临时军政事务的形式频繁出现,并逐渐发展为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行中书省。元代行省掌军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粮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并在财政的上供和留用上实施三七分成的政策,但事无巨细,皆需咨文申禀中书省。元代行省实行的是种族交参和群官圆署制,即官员由是蒙古、色目、汉人交参任用,在决策上需集体参与,并以押署的形式定议。行省下的地方官员需要定期接受朝廷的考核,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的疆域划分上打破传统,重新整合,如:将四川汉中划入陕西行省管辖范围内,湖广行省管辖岭南、广西等区域。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行省制度之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的其特点。综上所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在冷战中的地缘政治地位非常重要,苏联为回应美国的“遏制”政策,运用能源武器与美国在欧洲展开激烈博弈。二战后,苏联与西欧贸易几乎断绝,到50年代末,苏联与西欧能源贸易才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紧张局势缓和,“东西方经济联系的发展形成了物质实质,仿佛成为一种缓和的基础”。苏联与西欧贸易总额逐年增长,苏联极力推行“能源一体化”、“缓和物质化”,向西欧国家提供他们紧缺的石油和天然气换取外汇,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对西欧国家来说,这也是有利的。另外,苏联对经互会的能源输出往往是牺牲经济利益的,其石油出口价格一直是低于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这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但是,石油经济政治化使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也酿成了苏联时期经济建设的致命弱点。

——摘编自于春苓、杨超《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苏联对西欧和东欧能源外交政策的异同。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苏联的能源外交政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大食“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指车),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於街巷。”在库法城内“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

——据【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据到过中国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苏烈曼记载,“外国商船抵埠,官吏取其货物而收藏之,一季之船既全入口,官吏征百分之三十关税后,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国王有悦意之货,则以现金及最高购价,付之商人也。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判官为人正直,听讼公平。”“伊拉克商人来此方者,皆颂声载道也。”

——据《苏烈曼游记》(851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并从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的角度概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
2023-04-07更新 | 536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拉丁美洲与欧洲

材料一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简表

年份人物及事件
1764“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早期868名会员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
1768墨西哥人阿尔扎特创办报刊,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他是法国巴黎科学院、“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还是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
1775“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秘鲁人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
1788法国人布里索在巴黎组建“黑人之友协会”,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各商人奥吉加入协会
17933位圣多明各代表参加法国国民公会,主张废除奴隶制
墨西哥城30多位学者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
1804—1805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

材料二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无法肯定我们到底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

……

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

——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1819)

材料三玻利维亚人包括:所有出生于本共和国领土之上者;玻利维亚父亲或母亲所生子女,包括那些生于本共和国之外但依法明确表示愿意居住在玻利维亚者;本共和国的解放者……获得归化许可或在本共和国居住满三年者;那些迄今为止仍为奴隶,在本宪法发布后获得解放者。

——玻利瓦尔起草的玻利维亚宪法(1826)

(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在拉丁美洲,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评析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
2022-09-08更新 | 320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最早走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亚洲和非洲。西班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美洲,西、葡两国屠杀当地土著居民,掠夺全银贵全属,建立封建制庄园经济。17世纪,英、法、荷开始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经多次大规模战争,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王雷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评析》

材料二   以1791年爆发的海地革命为界标,撤起了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一拉美独立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拉美国家最先全面殖民地化,随之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鼓舞下,拉美人民利用欧洲拿破仑战争的极好契机,掀起了推翻殖民统治的革命斗争。当亚非人民反殖斗争正蹒跚前进的时候,拉美人民就已经掀起了波澜壮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拉美独立战争推翻了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建立了16个独立的国家。

——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拓展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发展与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关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学者们对于如何看待与编纂世界近代历史有着不同的见解,以下罗列其中部分观点:观点1:世界近代史是西欧各国发展为现代化发展树立标尺,后发国家效仿借鉴西欧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观点2:近代史中所谓东方是由西方国家创造的一个概念,带有殖民主义色彩。观点3:世界近代史是由英美法德日俄等大国创造的国别体汇编。观点4:人类文明有超越国家的共性,国家不是单独存在的,气候、食物、资本的传播影响也可以展现近代世界历史。观点5:世界近代史便是一段人类不断打破局限的历史。


上述观点给了你启发,请根据你的看法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刘秀
9 . 如表为一战后部分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简表。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斗争结果
中国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印度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大起义遭到镇压,资产阶级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
A.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B.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
C.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D.得到世界各地的支持
2022-07-13更新 | 21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举成功地将知识分子从专制政权的批评者发展成为自己的同盟军。科举规定凡士子皆可以“投碟自应”,以自由报考方式参与竞争和接受挑选。考试内容虽几经演变,儒家经典始终是考试内容的主体。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多级,为防考官子弟与一般人士入同场考试出现不公,创造了“别头试”“弥封”“锁院”“誊录”等防弊之法。

——摘编自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

材料二   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写入“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北京政府颁布新官制,构成了民国文官考试制度运行之基础。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公布《考试院组织法》。民国考试还废除了妇女和所谓“贱民”的应考限制。考试内容既包括各学科基本知识,也关注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任命人员之正式经过考试者,亦千万人难觅一二。”国文试题内容大都出典于四书五经,许多文题古旧呆板。

——摘编自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与科举制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