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2 道试题
23-24高二上·湖南·开学考试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材料二   从专制制度下君权的绝对性出发,也必然要求一种“君为臣纲”的君臣关系,必然要求官僚组织具有高度的依附性、从属性和灵活性,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为了获得统治的效益,它一方面离不开一种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但又拒斥和恐惧这种力量所必然伴生的组织性、自主性或相对独立的价值取向……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是官僚组织的代表,必然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宰相地位十分特殊,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职务,宰相的这种特殊地位和身份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这就埋下了君权与相权冲突摩擦的根苗。

——摘编自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冲突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合国设立了核心机构安理会,并赋予全权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其通过决议后联合国便可以对危机实施武力干预而无需经过会员大会的表决。安理会的表决无需全体一致, 取得包括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三分之二多数票即可。二战结束后盟国对侵略国实施了惩罚,以预防其东山再起,如对日本掠取的中国领土不仅要求将战前掠得的东北归还中国,还要将半个世纪前割取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交还中国,但并未分割日本的固有领土。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 外,盟国还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战后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在传统国际 法关于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的普通战争犯罪之外新设立了破坏和平罪和违反人道罪,对实施 战争犯罪者划下了清楚的红线。在联合国制宪讨论中,中国坚持为弱小民族代言,不顾西方大国的反对,力主非自治领土及托管领土须走向自治与独立,并成功地推动将此主张写进了联合国宪章.

——摘编自王建明《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深远影响。
2022-11-11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浙江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着新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建设力量的增长,特别是为着解开一切束缚生产力的枷锁,随着全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把妇女从婚姻制度的枷锁中也解放出来,并建立一个崭新的合乎新社会发展的婚姻制度,以促进一切意义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摘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1950年)

材料二   1950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法》就是基于这一总路线制定的。按规定,土地改革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这五大财产,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1949年到1952年,全国耕地面积,由0.98亿公顷,增加到1.08亿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8.95公斤,提高到288.12公斤。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实现快速提升,全国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由1949年的1029.3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1416.7公斤,提高了37.6%,年均递增5.5%,这是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实现的(也有恢复性增长因素)。

——摘编自郑有贵《新中国土地改革开辟现代化通途》

(1)根据材料一、揭示建国初期建立新的婚姻制度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成为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即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市。20222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有为证:

杜甫(唐)《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牧(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杏花村。”

韦应物(唐)《夏至避暑北池》:“昼器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黄庭坚(宋)《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摘编自《北京日报》

材料二   郭守敬主持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将一年定为365.2425日,这与地球围绕太阳公一周的时间仅有二十六秒之差。他亲自动手制作以简仪为代表的多种精密仪器,并使用些仪器测试的数据结果,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他还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器莫先仪表”的言论,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后人影响深远。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参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二十四节气”主要指导哪些地域的农业生产?指出上述唐宋词所描写的四个节气。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郭守敬最突出的成就,并加以简要评价。
2024-08-3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宣帝宇文赞是一个以荒淫暴虐出名的皇帝。史书记载他“斥疏大臣”“诛杀无度”。杨坚建隋后,意欲完成统一大业,着手统一法律的改革,“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隋朝境内多“盗”,“京市白日,公行挚盗,人间强盗,亦往往而有”,隋文帝深为“患之”。隋文帝曾多次更易法律条文,行纠告之法,对“盗”实行严苛的打击。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作出决定,各州凡长史以下、行参军事以上官吏,都要学习法律,熟悉法律,并规定日期,统一到京城聚集,进行考核。开皇十五年(595年),又作出决定,凡已判死刑者,要对案情认真复核,上奏三次,经批准后方可处决。隋文帝规定,犯人如有不服,可以一级级向上申诉,“有枉屈县不理者,令以次经郡及州,至省仍不理者,乃诣阙申诉。有所未惬,听挝登闻鼓,有司录状奏之”。隋文帝下令“尽除苛惨之法,讯囚不得过二百,枷杖大小,咸为之程品,行杖者不得易人”。

——摘编自陆庆夫《隋朝法律改革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法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法律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4-08-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正泰博文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夷待访录》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他从多个方面建构了新民本思想理论。在政治方面,提出“天下利害之权”在民不在君的思想,主张伸张民权,限制君权,建立君臣平等的新型君臣关系。在法律方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法律应体现社会公意,具有最高权威,而不是当权者个人专制的工具。在教育方面,主张扩大学校职能,将学校变成评价“天下是非”,具有咨询、决策和舆论监督职能的议政机关,肯定人民议政权和监督权。今天研究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在继承古代先进思想文化遗产的同时,对于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也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李素宁《浅析黄宗羲的政治构想——以<明夷待访录>为切入点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与孟子民本思想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研究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现实意义。
2024-08-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选课走班历史试题
8 . 家训是社会教化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的家训(节选)

1.《帝范》《诚皇属》(李世民)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2.《女论语》(宋若革、宋若昭姐妹)分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共十二章。

3.《童蒙训》(吕本中)主要讲述了尽孝、明礼、诚信、风节、仁慈、谨慎、庄重、勤劳等方面的道德要求。

4.《示儿》(陆游)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癣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贸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家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家训变化的原因。
2024-08-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时,医疗资源贫乏,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194911月,卫生部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传染病、交通检疫、环境、食品、学校与劳动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工作。1952年,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掀起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血吸虫病、黑热病、鼠疫、麻风病等得到有效治理。之后,逐步组建了包括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体系。60年代中期,城市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所)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形成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均集预防、医疗、保健于一体。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中医院与中医院校广泛建立。

——摘编自李玉荣《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卫生事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原因和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就当前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提出合理建议。
2024-08-3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 年英国政府所颁布的济贫法修正案,遭到了工人集会的反对,因为院内救济将破坏家庭关系并使被救济者失去人身自由,而即便是院外救济也使人失去尊严。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约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表明贫困问题已超出个人慈善组织的能力范围,穷人贫困并非因为自身,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思想开始涌现,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被视为社会责任,它意味着制定最低工作收入制度、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养老金及疾病救济,而现有的济贫制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一个结果,就是促使1906—1914年自由党政府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1908 年的第一个《老年人养老法案》规定;对年满70岁的老人发放养老金,1911 年的《国民保险法》确定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1921年新的《国民保险法》加大了保险力度。这样现代意义上的福利思想在英国开始萌芽。不过与二战后相比,当时英国社会福利的范围还是比较狭窄的。

——摘编自刘成、奚慧玲等《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沿革》

材料二 二战后, 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国家干预下的社会平等。在这一目标的带动下,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发展形势出现极大的转变,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经济制度降低了原本的竞争力,导致平均利润降低;最后,福利制度本质止属于一种奖惩机制,所以也会对社会风气、资本主义社会原本的竞争精神造成破坏。

——摘编自魏煦哲《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英国政府进行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2024-08-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衡水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