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5 道试题
1 . 清代乾隆年间,土地所有者每亩土地向政府纳税约合银3分,粮半升左右。而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高达一石粮食、约合2两白银。这一状况(       
A.激化了官民矛盾B.导致小农经济瓦解
C.刺激了土地兼并D.加重了自耕农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古时期,由于受宗教束缚,美术人物形象多单调、坚硬,面无表情。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虽然是宗教题材,但画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人间母子的亲情。由此可知(     
A.思想解放运动使画家放弃宗教信仰B.绘画艺术促成文艺复兴的产生
C.人文主义思想深刻影响到艺术领域D.科学理论决定了绘画发展方向
2023-07-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指出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欧洲的真实意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2023-07-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汉帝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之一大变,实现了政治大一统,也推动了族群整合。钱穆提出秦统一推动了“中国民族之抟成”;范文澜从共同语言、地域、经济、心理特征四要素论证了“汉族在秦汉时已经开始形成为民族”。

材料一   “国人”本指西周春秋时期的列国统治氏族;至战国,随着列国内部的人群凝聚,“国人”内涵转变为一国民众。兼具政治认同和族群认同的“国人”意识,也随之形成。秦并天下后,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整合“诸夏”,推动六国故民“秦人化”,力图塑造新“秦人”认同。这一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秦法与六国旧俗的冲突,以及秦帝国塑造认同方式的强硬,激起了六国故民的故国之思和反秦情绪,最终造成秦帝国的崩溃和新“秦人”认同的瓦解。

材料二   汉朝作为真正意义上国民身份认同感产生的朝代,其意义在整个历史上无可取代。在此之前即便秦统一六国,但原先六国民众并不认同自己秦人的身份,反而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各自内心上,齐国以齐人自居,楚国以楚人自居,虽然秦始皇进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改革,但原先各国民众的内心隔阂却没有同化,正是在这种貌合神离的情况下,秦始皇以个人威权维持了表面的平静。这种局面不仅秦朝没有解决,连汉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完全解决,直到汉武帝的出现。汉武帝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前面皇帝的基础上,彻底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侵扰问题,致使汉朝民众民族情绪高涨,自我认同得到质的飞跃,从此汉朝国民不再以原先七国属地自称,真正意义上完全以大一统的国名为自我身份认同,凡天下汉朝国土之所在,皆为大汉臣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推动六国故民“秦人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秦帝国的崩溃和新“秦人”认同的瓦解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凡天下汉朝国土之所在,皆为大汉臣民”的措施。
2023-07-22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过去排斥市场经济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国家外债负担沉重。有的国家试图通过改革摆脱这种境地,但措施不当,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有的没有进行改革,经济困难日益严重。这一状况(       
A.适应了体制改革浪潮B.减轻了国家的经济困难
C.与苏联社会完全相同D.加剧了政治剧变的风险
2023-07-22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交流互鉴,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西晋江统《徙戎论》

刘聪(匈奴汉赵政权的皇帝)“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材料二   北魏建立与统一后,吏治混乱、政府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游牧民族的威胁;统治面临危机,为此,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以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均田制租调制,迁都洛阳,讲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兴学校,祭孔子等一系列改革,以巩固统治。

材料三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冯太后、孝文帝改革性质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其民族交融的特点?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及影响。
2023-07-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清朝地方志中关于玉米种植情况的记载(部分)。这表明清朝(     
内容
“徽州山多地少,棚民(闽浙等地的流民)租垦山场由来已久……棚民亦因垦地成熟后,布种苞芦(玉米)”
(乾隆年间)“山民、棚民自赣、粤等省到闽北者骤增。焚山而植,拙根株而种苞谷(玉米)”
“玉蜀黍,一名苞谷,州境初无是种,有山左种薯者于嘉庆中携来数粒,种园圃中,土人始得其种,愈种愈多,居然大田之稼矣”
A.洲际物种交流较为频繁B.流民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玉米成为主要经济作物D.移民推动了玉米的传播和种植
8 .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重要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表明中国(     
出处法律条文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唐律疏议·斗讼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大明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A.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B.法律制度的随意性较强
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D.地方司法权力受到制约
9 .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将国王的立法权转移到资产阶级掌权的议会;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最高行政权转移至首相。这表明英国(     
A.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B.政治发展违背时代发展潮流
C.英国国王仍拥有很大实权D.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渐进性
2023-07-21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强调早期殖民扩张(     
A.促进了亚非拉地区的社会发展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推动欧洲社会的资本原始积累D.利于贸易和航运的发展
2023-07-21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