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50 道试题
1 . 2022年5月23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HCR)发布数据称,因冲突或迫害而逃离本国的难民,难民申请者和“流离失所者”等总数首次突破1亿人,并称其为“令人震惊的数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依然遭遇严重挑战B.人口爆炸导致难民人数的不断攀升
C.各国应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D.联合国已无法发挥全球治理的作用
2023-07-2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某位历史人物的传记目录。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第10章渐入佳境的胜利者:1953—1955
第11章从秘密报告到匈牙利革命:1956
第12章通向胜利的关口:1956—1957
…………
第19章古巴导弹危机:1962
第20章权力的失落:1962——1964
A.杜鲁门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023-07-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这一著作对所载药物作出了清晰而合理的分类,“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对中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被时人誉为“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该著作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本草纲目》
2023-07-2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他们都对私人企业的重要性提出疑问,而在某种程度上赞同将生产性的财产——银行、工厂、机器、土地以及运输工具等公有化。他们全都厌恶将竞争作为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原则,而主张代之以和谐、协作、组织化或联合的原则。”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的是(     
A.马克思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
2023-07-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该史诗现存的版本大约写于公元前1800年。同样的自然力量既塑造了美索不达米亚的生态环境,也塑造了这段史诗故事……这场由诸神一时冲动而引发的灾难灭绝了其他所有人类,甚至使诸神也‘像依靠墙蜷缩的狗一样蜷曲起来’。”该史诗指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吉尔伽美什》
C.《摩诃婆罗多》D.《罗摩衍那》
2023-07-2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此论断(     
A.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次成功探索
B.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C.直接推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导致了全国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
7 . 美国民权保障事业发展曲折且并非完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制宪会议上的争议大体上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类是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部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讨论第三类问题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双方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妥协——黑奴在选派国会代表和纳税时按自由民的3/5计算……最后,经过近4个月的反复辩论,于1787917日制定了宪法草案。42名与会代表中有39名代表正式签署了草案。在资产阶级立宪史上,美国首先制订出了一套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制度。

——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2……卷整理

材料二   1954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最严重的一起冲突事件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9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派出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2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保护黑人儿童入学。

——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6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简述美国是如何对这三类问题进行制约与平衡的。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什么现象,并结合18世纪至20世纪美国的历史对这一现象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历史试题
8 . 交通不仅是联系地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它更是历史发展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运河即是出于作战需要而诞生,此后不论是中原地区发动统一战争还是对岭南等边疆地区的远征时,都曾大规模地修挖运河,以实现快速转运军队和后勤补给的目的。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南北分离的局面使得大运河成为了维系帝国统治和国防安全的大动脉。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将南方的粮食、赋税等输送到北方,为都城供给“养分”,运河因此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功能,甚至催生了一批运河城市和运河文化,然而其军事上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降低,反而有所提升。

——侯杨方、陈熙《千年运河:中华帝国的军事大动脉》

材料二   诞生于北非和西亚之间广袤干旱地带的诸多文明,很快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在与游牧民族的不断斗争中,甚至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但是,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历史舞台,还不到整个大陆面积的1/3,要想将整个地球作为历史的舞台,就必须将五大洲和三大洋联合在一起。而直到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之后,我们的世界才像现在这样属于一个整体。

——【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材料三   速度是交通的灵魂,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速度的进步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快捷和高速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高速化成为现代交通运输追求的重要目标。高速化可显著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徐飞《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运河具备哪些作用?结合所学,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创性意义。
(2)材料二中“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列举该事件的主要标志,并分析为什么该事件后“我们的世界才属于一个整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人类为追求“快捷和高速”发明的交通工具。
2023-07-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历史试题
9 . “治国必治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引见诸胡使者,谓侍臣曰:“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知今日绥之以德,使穷乏之地尽为编户乎!”

——《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西夏人对蒙古军队的顽强抵抗,仍使蒙古统治者记忆犹新……于是便采取措施,把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或徙居内地与汉民族杂居耕种,从事手工业;或远发边地屯垦,或遣其充军。使之不能聚集一地,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又把大批汉人、蒙古人、回鹘人等迁入西夏故地。一方面是为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冲淡西夏遗民的成分,造成各民族间居杂处的局面,相互牵制。

——孟楠《元代西夏遗民的迁徙及其他民族的融合》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周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上与法理上自我确认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并列举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措施,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疆界”。结合所学,指出清代中期中国的东南疆界及这一疆界在近代的变化。
2023-07-2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2023年4月25日《钱江晚报》报道,浙江省衢江区的石角山古城址考古取得了新进展。根据目前遗址内出土文物的碳样测定结果,初步判断“内城”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外城”为商周时期。石角山遗址有力地补充了浙江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年代框架,是构建新时代浙江大历史的关键性遗址,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这说明(     
A.考古不仅能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B.历史现象需要通过考古验证,才会真实可信
C.历史研究必须以考古发现为前提,努力做到客观公正
D.考古是文化探源的主要手段,其任务是“补全”历史
2023-07-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