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69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学者提出要对中华文化进行“西式”或者“苏式”的改造,实现文化救亡;但三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中国文化出路”的争论逐渐向发展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论倾斜。这一转变是源于当时(     
A.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B.实业救国理念受到广泛的认可
C.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求D.国民政府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
2023-12-26更新 | 665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2023-12-26更新 | 48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山东巡抚阿尔泰上奏,提出“编查(户口)务在详悉,稽数宜归核实、保甲宜慎选充当,上司宜严加查察”;强调要做到“每至一乡一庄,逐户查明姓名、年貌、丁口、执业及有无地亩,一面按户填给门牌,一面造册存案”。该疏奏旨在(       
A.增加政府赋税来源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禁止民间人口流动D.完善中央集权体制
2023·四川乐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许多雅典政治家出于政治需要竭力拉拢民众。雅典将军客蒙就经常救助穷人,然而他却因微不足道的原因被放逐10年,后由于波斯再度入侵,才被提前召回参战。客蒙的上述经历与遭遇反映了当时雅典(       
A.采用直接民主方式B.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C.追求城邦利益至上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契约是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宋代契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如买卖契约、借贷契约、雇佣契约等普遍存在。契约关系中都明确要求必须订立书面契约,“凡田宅、车船、牛马交易只凭契照”。在买卖中凡不依“官版契约”格式,被视为违法买卖,所定契约不具有法律效力。宋代把契约的建立和履行保证的第三人参与作为必要条件,在借贷契约中有中人、保人、见证人,而且要求担保人必须是有一定的担保能力。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官为理索,欠者逃亡,保人代偿”。宋代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客户,佃户、雇工、人力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了法律上的民事主体资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活动。

——摘编自杨卉青《宋代社会变革与契约法的发展述论》

材料二:民国初期,上海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征信问题愈益成为决定经济往来的关键。上海、交通、金城等华商银行纷纷借鉴仿照欧美国家银行的做法,设立信用调查机构。1932年6月,中国第一家独立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正式成立,其主要业务就是信用调查,“提倡社会信义,便利工商发展”。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仅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而且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政府甚至“视法律如弁髦”。在这样的环境下,信用难以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银行信用制度演进和有效运作的社会基础极为薄弱,携款潜逃、亏蚀公款等金融舞弊现象突出。据统计;仅1934年1月至1935年4月,全国发生金融舞弊案件达38件之多,金额达到140余万元。

——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时期社会诚信机制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契约关系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金融业诚信机制的发展特征。
6 . 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说明(     
A.文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已被摒弃B.国家试图对文官队伍加强政治上的控制
C.事务官已由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制定者D.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性质和职能趋向一致
7 .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下令“改天下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入官”,洪武五年(1372年)又下令“革罢训导,弟子员归于邑学,书院因以不治,而祀亦废”;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官学,“内设国学,外设郡学及社学,且专宪臣以董之”,以至有“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的说法。这些做法(     
A.意在促进地方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B.迎合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
C.反映出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互相影响D.强化了民间书院的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时期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宗夏言、严嵩为首辅时, “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政治地位的提升B.成为法定的宰相
C.是正式行政机构D.掌握了决策权力
2023-12-19更新 | 18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朝统治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疆域观和民族观,如顺治帝在即位之初即遣使拉萨,往迎达赖喇嘛;雍正帝更是强调“有德者可得天下大统”的观点,驳斥了汉族知识分子认为满洲是“异族”,特别指出不论何地何人何种族,都有君临天下的合法资格。清朝统治者这些做法意在(     
A.铲除分裂割据势力的政治基础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
C.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D.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84次组卷 | 45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