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萌芽于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对万物源一、万物归一的最早阐述。孔子的思想中也孕育着“大一统”思想,虽没有明确提出“大一统”的概念,却彰显了维护周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思想,将“政治权力”统一于天子,并实现“一匡天下”的疆域观是明确且强烈的。

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的诸多思想家多对“一”提出各自的见解。墨子提出“一同天下”的命题,指出天下归于一、归于统一、归于天子。如此,则天下治,天下安定。与墨子相似,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定于一”的命题,就是天下统一则天下安定。此后,荀子再次阐述了天下一统:“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2年第1期)

材料二   《汉书·董仲舒传》载其《举贤良对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刘跃进《<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

材料三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维系了数千年的大一统,而把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联结起来的关键因素是中国有一个西方社会所没有的独特的阶层,以及适合这个阶层生活的制度及信念,这就是相对开放流动的士人阶层、“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和“修齐治平”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陈明明《中国政府原理的集权之维: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并简析“大一统”思想萌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春秋》“大一统”观的特征,并简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大一统文化的内涵并简要评价。
2024-06-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四)-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戮力治理国民政府留下的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到1953年春,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7亿亩土地。这些治理成绩的取得(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B.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C.一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D.成为工业化建设的良好开端
2024-06-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四)-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上述现象源于(     
A.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满汉官僚集团的对立
2024-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四)-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戒庵老人漫笔》(明朝中期李诩著)记载了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的事迹: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积累了大笔钱财,成功致富。由此可见,当时(     
A.人地矛盾突出大量开垦荒地B.农产品商品化大幅提高
C.传统农业出现明显转型趋向D.土地经营模式有所创新
2024-06-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四)-高中历史
5 .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辽和西夏的评价。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定居的农业社会),有行国(游牧社会)……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主要反映了(     
A.北宋积贫积弱无力对抗北方民族政权B.北方民族政权向中原农耕地区拓展
C.北宋最高统治集团具有强烈忧患意识D.北方少数民族业已完成封建化进程
2024-06-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四)-高中历史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     
A.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欧洲人冒险精神B.近代科学革命推动了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D.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7 . 下列是某学生所做的读书摘录,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租庸调制。
◆ 10世纪,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
◆ 11世纪,越南引进科举制度。
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B.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024-05-20更新 | 348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图为两河流域巧鲁克古城巾出土的一件雪花石膏瓶,制作于约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3000年。瓶身环绕浮雕,刻画了手捧水果、谷物、酒浆等物产的平民向高居顶层、衣着华贵的国王和女神进贡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西亚的两河流域地区(     

A.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B.统治者宣扬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私有财产D.已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9 .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泥土制造泥板并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使用莎草制成莎草纸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象形文字。这说明(     
A.文明具有多元特点B.环境决定文化发展
C.亚非文化交流加强D.西亚科技文化繁荣
10 . 如图漫画刊载于1913年12月27日《新闻报》(图中几间房子分别是内阁,国会,省会,县会,文字:“一意进行”,车上文字:“政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专制政权土崩瓦解B.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C.军阀割据混乱不堪D.政党政治遭到破坏
2024-04-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