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6年,连接大运河、铁路的德州市成为渤海区、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区、晋察冀边区的冀中区三个地区的物资交流集散点,在边区政府的部署下,每天运河上有30只帆船来往,近一个月由冀南输入棉花十七八万斤、小麦40余万斤、煤20余万斤,运往冀南的盐三四百万斤。渤海区、冀南区、冀中区之间的商贸往来(     
A.提高了解放区备战能力B.打破了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2024-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大公报》对中苏关系的社评,导致《大公报》对苏联态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1929年《哈尔滨搜查俄领馆事件》俄国利用中国国内弱点,运用手腕。如政界近来宣传西北军阀,勾结苏俄……愈使其赤化运动,如入无人之境。
1932年《苏联之远东政策》日本横相侵略,而当此之时,中国与另一邻国苏联,依然无外交关系。就中国言,诚愚拙无伦。
1936年《苏蒙互助条约证实后日苏关系》(苏联与外蒙古签订互助条约,有损中国主权)苏蒙互助条约之主要假想敌自应为日‘满’,日苏关系更趋紧迫。
(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言论立场基本倾向于国民党政权)
A.日本对苏联威胁的加剧B.局部抗战发展为全面抗战
C.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D.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2024-06-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02年,康有为发表文章称:汉族长期以来已经与各异族相混而“同化”,中国已经不存在种族差异和民族压迫,满族没有压迫汉族,甚至还与汉人共享政权,因此没有必要“反满”。康有为意在阐述(     
A.满清政权统治基础的广泛B.政治改良优于暴力革命
C.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主流D.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流变
2024-06-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初怡和洋行买办统计表,据如表可推知(     
任职地点人数籍贯
上海15人广东籍13人,浙江籍、江苏籍各1人
香港6人江苏籍3人,广东籍2人,福建籍1人
福州3人均为广东籍
汉口4人均为广东籍
九江、天津、厦门、汕头均为1人均为广东籍
怡和洋行1832年创办于广州,是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
A.粤籍买办控制了怡和洋行B.列强扩大了对华资本输出
C.怡和洋行垄断了中英贸易D.对外贸易中心转移的趋势
2024-06-1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学者研究,清代前期安徽、江西米经长江运往江浙每年在500万石左右,湖南、四川米经长江运往江苏每年至少在1000万石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奉天豆麦经海运到上海,年运量在1000万石以上。这说明(     
A.长途贩运以生活资料为主B.区域经济结构存在差异
C.高产作物种植解决了粮荒D.江浙地区农业经济衰退
2024-06-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人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当作社会衰败的主要原因;石介和范祖禹的同名著作《唐鉴》将“礼义廉耻”四字,作为“国之四维”。由此可见,欧阳修、石介等主张(     
A.复兴儒学以维护秩序B.弘扬礼教以重建史学
C.挑战佛道以确立理学D.借史讽今以端正君心
2024-06-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7 . 酎金是汉朝祭祀宗庙时,诸侯助祭进献的黄金。汉文帝置酎金律,汉武帝进行修改并严格执行,自元鼎五年到征和二年,大多数列候因助祭的黄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被汉武帝以“酎金不如法”夺爵除国。汉武帝此举旨在(     
A.提高冶炼技术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完善宗法礼制D.削弱地方诸侯实力
2024-06-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8 . 战国末期,齐、魏等国开始从士人中选任“博士官”。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承沿战国传统,置博士官参与宗庙、典礼、封建、法制、赏罚等重大朝廷决策。据可考史料统计,秦代博士官的籍贯都在关东。据此可知,秦始皇设立博士制度(     
A.顺应了大一统的政治形势B.化解了秦与东方六国的矛盾
C.开创了官吏选拔的新模式D.是融合儒法治国思想的尝试
2024-06-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9 . 楚式鬲是先秦时期楚地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炊器之一。据考古发掘显示,在商代早期,江汉平原在中原陶鬲的基础上形成了萌芽型的楚式鬲,但仍以罐形鼎为主要炊器。到西周中后期,随着楚人的迁入,才演变成为成熟的锥足楚式鬲(如图)。楚式鬲的形成反映了(     

A.华夏认同观念已深入人心B.中原与楚地审美观的趋同
C.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D.楚人陶器制作技艺的提高
2024-06-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确定的国家级纪念日

纪念日日期历史由来通过时间
抗战胜利纪念日9319459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93019499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20148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国家宪法日124中国现行宪法在1982124日正式实施20141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4日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公祭日121319371213日日军攻陷南京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编自吴唯佳,程思佳,于涛方《中国国家祭祀及国家纪念地传统追溯初探》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级纪念日”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6-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四)-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