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新教信仰促成一种新的社会伦理,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与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精神。他认为(     
A.宗教改革违背了人文主义原则B.宗教改革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
C.新教伦理仍然强调教会的权威D.新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相似造成文明的趋同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
C.经济发展推动阶级社会的出现D.古代各个文明间的交流频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来,凇江地区水网淤积、水旱灾害频发,嘉定地段尤为严重,该地农民开始弃稻种棉。《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尽得其弹弓、纺车、踏机、掷梭之法”。“十田九棉”的种植结构加剧了当地缺粮的局面,百姓需“以花成布,以布贸银,以银兑米”,几经周折耗损。时任礼部尚书、嘉定人徐学谒见首辅张居正,积极推动漕粮折银。漕粮终得折银后,嘉定形成了一整套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体系,众多种类的布匹远销全国各地。由此涌现了大量从事棉布生产与贸易的新兴“专业市镇”。扬州府兴化县、淮安府安东县等州县也仿嘉定争取漕粮折银。

——摘编自姜云峰《环境、赋税与地方社会——明代嘉定折漕过程及效应》

材料二   都铎王朝(14851603)统治时期,在征税的问题上国王首先要取得议会的同意和支持。15581601年间议会授权的直接税总额为315万镑,用于战争的总花费为463.6万镑。1572年末至1573初,国王日常开支占税收总额38%。1689年《权利法案》第4条规定:“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的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当违法”。1854年,议会制定《公共收入统一基金支出法》,规定:国内收入部、关税部的所有年度财政预算,都要提交议会。18世纪中叶在赋税用途方面,用于济贫的开支每年约为70万镑,19世纪初济贫税增长了62%。

——摘编自滕淑娜《从赋税来源与用途看英国近代议会与税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明代嘉定漕粮折银的因素,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16世纪以来英国赋税制度的变化特点。
2024-06-1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32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不久,便在长汀南寨广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游艺体育运动会。运动会除红军战士、机关干部外,还吸引了大量闽西群众的参加,如才溪女子代表队身穿黑色列宁式女装,打绑腿,手持长矛大刀进行操练,荣获第一名。这反映了苏区政府(     
A.赢得群众普遍支持B.开始探索民主革命新道路
C.积极宣传抗日主张D.注重增强军民体质和斗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外交活动中的两则“国际话语”。这两则“国际话语”(     
1950 年11月,中国代表团成员伍修权在联合国说:“我们的原则是,敌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1954 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谈道:“他(周恩来)在同我们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是一个强国总理,而是一个兄弟国家总理。”
A.体现了和平共处外交原则B.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
C.是对美苏对抗态势的应对D.意在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隋朝京畿区变化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与西汉相比隋朝京畿区的整体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6-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传统观点认为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来学者经过考证认为,“中日民四条约的签订”,虽不能改变“丧失主权”,但也表明袁世凯等人为此曾据理力争,并采取了诸多举措。这说明(       
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
C.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解释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30年法国政府宣称“阿尔及利亚人民长期遭受奥斯曼土耳其人压迫”。雨果也将法国出兵阿尔及利亚描述为“文明战胜野蛮,文明的人在黑暗中寻找另一个人⋯⋯启迪世界是我们的责任。”这些表述意在(       
A.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辩护B.解除奥斯曼帝国的民族压迫
C.美化列强殖民扩张的动机D.推动工业文明在北非的传播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政治与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政治因文明而进步,文明因政治而生辉。

材料一: 自君士坦丁时代起(即当代学者所强调的晚期罗马帝国时期),所谓的拜占庭文明已经开始在罗马帝国的框架内生长。这个罗马帝国的框架除了其传统的法制和行政统治秩序外,还有辽阔的跨越亚欧非三大洲的国土,包括原希腊化时期的著名中心城市,如雅典、亚历山大里亚、安条克,以及西方拉丁化地区意大利、高卢、西班牙、北非等等。

——徐家玲《拜占庭文明》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冶炼和采矿业开始使用机器,纺织业由于使用珍妮纺纱机而迅速发展;北部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农业国的面貌发生改变;在政治上,这一时期的法国“专制制度的长期排斥使这些人不得不相信要么全部全盘接受过去不正义的制度,要么全部全盘推翻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架构”。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是彻底铲除封建专制制度。这一时期,法国先后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所阐述的政治思想更为成熟、系统、彻底。

——摘编自张朝阳《法国何以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文明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并举例说明拜占庭帝国在法制方面对罗马帝国的继承和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这种全新政体的特点,并指出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美国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分析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影响。
2024-06-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材料一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解读材料二的观点,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补充一种因素,说明理由。
2024-06-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