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越来越复杂,科学活动愈加需要正规训练,因而到19世纪末时,科学家成为全职的专业人员。进入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机构被合并到大学系统,他们在大学、科学和军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盟;民间和(企业)法人的研究与发展,结合成为有同样观念的知识生产机构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曾经在大学内部盛行的规范和价值。到19世纪下半期,交通的便利增进了个人间的接触,科学期刊与学会会议使一切研究者随时都可以得知新的成果。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学术活动各自为政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科学再度国际化。

——摘编自韩彩英《论19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及科技文明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形成以国家目标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导向的“大科学”与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小科学”协调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英、法、德等科技强国充分发挥科学传统浓厚和基础研究扎实健全的优势,不断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这些科技强国积极推动科学和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强化竞争优势。如美国圣地亚哥、波士顿以及旧金山湾区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奔驰、保时捷等著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世界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

——摘编自白春礼《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后西方科学研究出现的新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2024-04-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面为战国时期各国货币重量对比图,其所反映的状况(       

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导致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C.阻断了各国间商品流动D.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2024-04-16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B.胡椒、胡桃等传入中国内地
C.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D.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安门前难忘的历史瞬间

       
1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2   1919年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在天安门前检阅联军部队
       
3   开国大典阅兵时受检阅的装甲车            4   1984年国庆游行中北大学生自发打出的“小平您好”横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图,分别指出图中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幅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4-04-08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人的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东方的波斯文化、印度文化汇合而成的。在阿拔斯王朝建立的最初一百年间,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王朝统治者通过对早期文化发达地区的征服,深切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文化对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享有极大的学术自由。阿拉伯人认为,拥有丰富的学识是一个穆斯林最为荣耀的装饰,在这种尊重知识的信仰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阿拔斯王朝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兴起。百年翻译运动(约750-850年)是阿拉伯人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运动,在其结束以后,阿拉伯人在科学与文化上进入了独立发明和创造时期。

——摘编自陈字《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自由思想的发展和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5年的上海南京路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

        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                       2009年的上海南京路

提取图片中相关信息,以“城市变迁”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19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3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图3所示培高平台田地,能在没有现代化工具和化肥的条件下获得作物丰收,这种农业技术的主要成本是用来开挖渠道和培高平台的劳动力。培高平台田地(     

A.促成农业生产系统的自我支持B.能保证农业丰收并节省劳动力
C.体现玛雅文明先进的环保意识D.借鉴阿兹特克人浮动园地经验
2024-03-27更新 | 25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整理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摘录。分别指出与图1、图2、图3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024-03-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食物传播与交换】

材料一   番茄传播图

——摘编自迈尔斯《世界史》

材料二   17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种增长大部分要归功于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提高和饮食营养改善,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玉米和马铃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比重大大提高,在中国玉米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在不适合水稻和小米的生态环境中生长。从西欧到中国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航海探险唤醒商业贸易的繁荣,这时欧洲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的诞生。这种大规模种植外来物种,也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番茄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食品交换的影响和带来的启示。
10 . 2017年,国际图联发布《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图联指南》,倡导通过“数字统一”,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跨机构融合,解决濒危文化遗产原始载体流散各地的严峻问题。由此可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际图联强调(     
A.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B.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C.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D.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