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8 道试题
1 . 如表为俄国作家普希金在不同时期对关拿破仑的评价。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出处内容
1814年《皇村回忆》“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1821年《拿破仑》“伟大的人物明星”“不朽的光却在闪烁”“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A.拿破仑战争从非正义战争到正义战争B.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
C.时代背景决定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D.史学研究应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说:“唐朝三百年间,学生、僧生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日本对中国的优点进行整理提炼,咀嚼吸收,形成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A.日本社会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B.中华文化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C.日本文化水平超越了中华文化D.留学唐朝开启了日本文明发展的进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摧毁了由血缘和出身垄断土地的等级制度,推动了社会成员全国性的流动和土地的自由买卖;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官僚制度把平民的流动性引入政治,官职由君主任命而无法世袭;科举制造定了平民进入国家管理部门的普通统一标准,"朝为田舍部,恭登天子堂"在中国古代社会成为可能;析产继承制(由儿子分别家产)决定了中国社会难以形成代代世袭的地方豪强,社会难以形成固化的等级。

——摘编自寒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材料二   清末科举制度被度除以后,传统的士绅阶层急剧分化,许多开明士绅流向城镇从事"自由职业",以至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绅商"阶层,他们或创办新式企业,或投资铁路和矿山开发,成功地跃入民族资产阶级行列。许多士人开始学习科学,崇尚发明创造,提倡投资设厂。随着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士绅也开始在城市里从事立完、自治活动。据学者统计,清末语政院和各省语议局议员91%具有传统功名。此外,士绅阶层还在城市组织社团、兴办报刊、出版西方书籍。

——摘编自李明伟《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大约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而当前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的现象也日渐增多。随着乡镇企业和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亿万农业劳动者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劳动力逐渐下降,在城市中"白领工人"比重迅速上升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增加,新职业不断涌现,人们的择业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体制内的单一身份向多样化发展转变。农民可以到城镇务工经商,社会成员可以自主创业,农民和工人通过考试选举等方式可以转变为公务员或事业人员。

——摘编自黄凯《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清末民初社会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中国古代和清末民初社会流动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意义。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同学在研究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争变化时,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绘制了以下表格。这种变化(     
项目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战争参加者贵族庶民
兵器来源贵族国家
兵制“国人”兵役制;兵农合一。普遍兵役制、募兵制。
参加人数不超过十万人。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
A.体现了集权政治的趋势B.提高了贵族的政治地位
C.催生了小农经济的萌芽D.源于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大力开凿运河、开辟航道,水利交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今南京)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A.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B.巩固了国家统一稳定
C.推动了江南经济开发D.保证了朝廷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由此可见(     
A.东亚民族国家观念开始萌发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传播D.西方殖民扩张侵蚀朝贡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3年9月27日,新中国举行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纪念会,会场并列悬挂着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的画像。在这个活动中,屈原作为“人民诗人”和“民族文化英雄”被纪念。对屈原的纪念(     
A.有利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B.树立了新中国崭新的国际形象
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D.利于增强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9年,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决定设立俱乐部,在革命节日和重大战役胜利后组织召开包括普通操、器械操、拳术、劈刺等红色体育竞赛活动。1933年,红军学校举办“八一”红色体育比赛,涌现出一批特等射击能手和特等掷弹手。至1934年1月,闽粤赣三省的俱乐部数量已达到1656个。红色体育活动的开展(     
A.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提高B.实现了“体育军事化”目标
C.培养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D.增强抗日军民的军事素养
9 . 西周铜器最简单的铭文中,通常只刻画有作器者的名、其祖先之名,或者只有一族徽(如图1)。较长的铭文中,作器者常记载自己或祖先的功绩,以及因此受赏的荣耀,铭文经常以“子子孙孙永宝用”结尾(如图2)。据此可知,西周贵族(     

A.铸器的目的在于保持家族地位B.通过铜器铭文来传承家族记忆
C.利用铜器强化与周天子的联系D.致力于维护周文化的独特地位
10 . 新航路的开辟对明朝至清中叶的我国民众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于当时我国民众生活中的是(     
A.玉米成为某地民众的重要粮食B.对外贸易结算使用银币
C.人们坐蒸汽机车去外地旅游D.使用西洋药医治头疼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