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2017年10月广西象州县在一处河滩上发现一批铜箭镞和秦半两钱币,其中钱币共计14枚,既有战国时期秦国铸币,也有秦统一后发行的钱币。对这一发现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出岭南与中原有经济交往B.实证了秦在象州设桂林郡之说
C.钱币的数量太少研究价值不大D.说明秦朝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史》认为,“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宋人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写道“东南旧无会子,大观中,蔡京当国,尝仿川交子法为钱引行之”。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不可知B.时人记述符合历史原貌
C.多源互证有助于获得正确认知D.后代官修史书真实可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出现了农贷。《管子·巨乘马》载,对耕田百亩的农夫,在春耕时,国“资(贷)子之币”,等到大秋“子谷大登(熟)”,谷价大减之时,让农民以谷还币,国家把谷又储存起来,以待谷价上涨。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土地兼并较为严重B.国家借高利贷盘剥农民
C.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D.货币经济比较发达
2024·江西·模拟预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英国的崛起与称霸,是世界现代史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如果把英国对现代世界发挥作用的历程拉长一点,1215年,英国人为现代世界打开了规范国家权力的大门,从而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以工业革命掀开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奠定了现代国家牢固的经济基石。如果说英国的文化在此期间发生了相应的现代转型的话,那么,英国终于在18世纪晚期为人类确定了现代国家的总体框架。这对一个地域面积不大、人口不算众多、历史并不悠久、文化难言辉煌的国家来讲,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现代世界中,无一个国家能望其项背。其中,工业革命对不列颠新帝国崛起所发挥的极大推动作用,尤为引人瞩目。正是工业革命将英国正式推向新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过,令人惊叹的是,也正是新的工业革命,使跟不上革命步伐的不列颠新帝国,摔下了神坛。

——摘编自任剑涛《工业革命与不列颠新帝国的兴衰》

以“创新”为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2024-04-08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面是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对日本731部队在撤退之前毁灭罪证时的场景的描述(局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那座利用特殊钢材和近50 公分厚的水泥墙盖起来的特设监狱,十分牢固……部队人员拿着铁镐和铁锹走进特设监狱单人牢房的一刹那,都吓得呆立不动了……他们发现在单人牢房墙上闪耀着黑紫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每个字约为 20厘米见方。监狱里根本无法搞到笔墨,一看便知道那是用鲜血写成的。一个个黑紫色的字迹,像高压电流般地冲击着这些慌忙进行战败处理的731 部队人员的大脑,使他们麻木了
A.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有效证据链B.印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了历史解读D.史料记载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荷兰地区的风俗画形成于15、16世纪之交,受到人们的喜爱。康坦·马西斯为风俗画的创始人之一,他开创了尼德兰风景画家与人物画穿联合创作的先例。昆丁·马西斯本来也是一位宗教画家,后来才慢慢转向风俗画,而这幅《银钱兑换商夫妇》则被美术史家称誉为 “开辟了近代美术猫绘日常生活的先河”。《银钱兑换商夫妇》描绘的是安特卫普出现的金融 业务的最早商业形式——钱铺,它是银行的雏形。画中这一对夫妇,男的是钱铺掌柜,他正在用戥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这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桌面上有一面凸镜,镜内照出这个房间长方形的窗子,透过窗户还可以看见街上的房子与树林。

该图有多个版本,最早的版本(左图)是尼德兰杰出的画家马西斯创作于1514年的作品,题为《银线兑换商夫妇》,而另一幅(右图)只是该图的变体画而已,其作者估计是另一位尼德兰画家马林努斯··罗棉斯瓦莱,所谓变体画,是指画家对同一画题,用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的作品,除最先或最主要的一幅外,具余的都可称作变体画、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代,变体画的大量涌现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摘编自伊丽达等编著《图说西方绘画艺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德兰风俗画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解读《银钱兑换商夫妇》。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用图像史料进行史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利玛窦在中国居留期间,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有意把中国版图置于全图的中心。此图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李之藻为之刊印。对利玛窦此举解读合理的是(     
A.推动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B.改变明朝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认知
C.便利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迎合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思想
2024-03-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古代亚欧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挑战时采取的措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在人类发展面临共同挑战时

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

古代亚欧文明的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驯化羊驼培育大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
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多神崇拜,祭祀神灵,创造文字、太阳历,发明了20进制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
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
A.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B.早期各个区域文明同时产生
C.美洲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D.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9 . 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
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这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某学者针对部分时期不同统计口径下若干区域的零岁预期寿命*统计。

国家或区域时期零岁预期寿命
英国1750180037
中国农村(辽宁,男性)1792186736
法国180034
日本农村1776181533
荷兰180032
中国农村(安徽,男性)1300188031
法国175028
罗马时期埃及(村民)1125738
英国(佃农)13001348小于28
伦敦1750179923
中国(北京,男性)1644173927

*注:零岁预期寿命指在出生时的死亡率水平下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通常指的是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

——摘编自[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00)》

从上述材料中任取两组或两组以上具有可比性的零岁预期寿命数据,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准确写出所选数据所对应的时空范围,结论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