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吕思勉认为:至东周之世,九流并起,而臻于极盛。秦汉儒、道、法三家之学,及魏晋时之玄学,合儒道两家,并不过衍其绪余。这段论述的主旨是(     
A.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战国至魏晋思想统一的趋势形成
C.百家争鸣奠定了后世文化的基础D.三教合一成为当时思想文化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城市法规定,在建筑不能确保重建的前提下,禁止建筑所有人拆除建筑物;国家有权要求所有权人维护建筑物,若其无法承担建筑物修缮费用,建筑物则会被出让给他人。此法律意在(       
A.捍卫公民政治权益B.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C.维护社会公共利益D.促进司法规则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太祖时期,政府规定:土地买卖的契约须注明立契人的姓名、顷亩、田色、坐落、四界、原业税钱及交易钱额等再向官府纳税,经官府勘验无误,注籍加印后,田产交易才是合法且有效的。田土产生纠纷,一旦经官处置,“唯凭契约”。这表明当时(     
A.土地经营理念发生变化B.重视规范田产交易秩序
C.政府严厉抑制土地兼并D.商业交易的媒介纸币化
5 . 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米留科夫照会各国政府,“愿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继续命令前线军队投入战斗。1917年5月3日,照会在报纸上公布,彼得格勒街头出现游行示威,抗议运动席卷各大城市和军队,米留科夫被迫递交辞呈。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A.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B.十月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C.临时政府缺乏合法地位D.和平民主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武帝时期,文化繁荣。气势恢宏,辞藻华美的赋备受推崇;贯通古今,篇幅宏大的《史记》横空出世。这些都体现出
A.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思想B.奋发向上和大一统的气势
C.东亚儒家文化圈逐渐形成D.文化认同与多样化的结合
2022-05-20更新 | 63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高考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陕西、河南、内蒙、新疆等地区适用)历史试题
8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对》中说:“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这一主张意在(     
A.重塑“天人感应”的思想B.瓦解传统礼乐制度
C.确立儒家思想独尊地位D.强化封建伦理秩序
9 . 1874年,日本借口侨民被杀出兵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赴台湾办理海防事宜期间,认识到“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遂奏请朝廷创设电报。到1891年,全国电报线路“南北东西纵横三万里”。由此可知(     
A.技术变革保障了台湾安全B.日本的殖民统治受到冲击
C.边疆危机影响通讯现代化D.清廷扭转了军事被动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名为彩绘龙纹陶盘,出上于具今4000多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盘内绘有一个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盘曲的朱红色龙纹。在遗址中,这样的龙盘只在四座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在该陶器所处的这个时空中(     

A.审美取向追求质朴真实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C.龙已成为政治权力象征D.栽培作物开始定居生活
2024-03-15更新 | 251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