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关于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的漫画。如果根据史实给这幅漫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A.《战胜国的盛宴》B.《强盗们的逻辑》
C.《非洲人的抉择》D.《和平的缔造者》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的发展繁荣时期。各地市镇的大小规模不一,仅常熟一地就有大小八十个市镇。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市场都在河道两边与跨河桥畔。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如嘉定县“居民以花布为生,男耕女织冬夏无间,昼夜兼营”。大量的布匹成为市镇交易的重要商品。而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联系,如南浔是湖丝的著名产地,吴江的盛泽、黄溪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

——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至18世纪初,英格兰地区的市镇增至700个。为了保证各农户能够进行日常的剩余农产品交换,各镇的集市日子都彼此岔开、互不重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它们一般出现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它们的经济以一项或多项手工业长足的专业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市镇还承担起向外输出本地商品和调进原材料的职能。到工业革命前夕,这些城镇都拥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市,如粮食市场有九十六个之多,纺织原料及产品(以毛纺织为主)的专市有五十多个。

——摘编自杨杰《英国小市镇与乡村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兴起与发展和17—18世纪初英国工业集镇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初英国农村市镇发展的影响。
2023-10-28更新 | 79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兴起了两类不受教会控制的新型学校:一类是专门学习拉丁语的学校,另一类是学习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的学校。第二类学校不但常常人满为患,而且经常会冲击第一类学校的生源。这主要因为欧洲(       
A.各国教权不同程度削弱B.自治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
C.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世俗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
2024-03-21更新 | 687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26年,玻利瓦尔首次邀集墨西哥、秘鲁等在巴拿马召开大会,秘鲁与哥伦比亚订立《长期联盟、同盟和邦联条约》。不同于欧洲国家间缔结的同盟条约,该条约提出要维护“每一个美洲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该条约(     
A.意在捍卫拉美独立运动成果B.使拉美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
C.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D.标志美洲融入了国际法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     
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必然结果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
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
6 . 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高门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举。但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由此可知当时(     
A.中枢机构遭到士族垄断B.选官缺乏选贤任能精神
C.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停滞D.专制集权程度有所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1代天皇至第52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
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023-11-23更新 | 661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冲刺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61年英国人在印度设立“印度星章”,星章拥有者位居英国骑士之列,截至1877年已达数百人。该头衔连同之后设立的“印度帝国勋章”,成为大多数印度人可以期待获得的仅有的欧式荣誉。这些举措(       
A.激发印度人民掀起反英高潮B.加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C.促使了印度种姓制度的瓦解D.强化英印帝国的统治秩序
2024-01-23更新 | 67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8年,公粮占东北解放区全年财政收入的37.04%,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到1949年,来自公粮的收入占比下降至23.32%,而来自工业的收入占比增长至30.41%。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进B.革命形势的发展
C.工业建设的进行D.苏联模式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81年,美国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当时流行的说唱歌曲唱道,“教育不合理,通胀两位数,车站在罢工,不能搭车去工作”,“我试着不惊慌失措……我如何才能不破产”。该歌曲的出现表明(       
A.社会现实影响艺术创作B.滞胀严重导致阶层对立
C.自由放任引发社会不满D.思想解放引领社会风尚
2024-01-22更新 | 604次组卷 | 13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广西)-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