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的印记:校歌

校歌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

国旗招展,风和日丽,纪念庆嘉辰。革命功高,共和永固,专制一朝倾。独立精神,自由幸福,奴隶除名。二十世纪,辉煌灿烂,历史放光明。

——《湖南省汉寿女子小学校歌》(1915)

我们的园地,秀山之麓,杞湖之滨。我们的同学天真烂漫,我们的学习严肃活泼。德、智、体、群、美锻炼我们的身心。礼、义、廉、耻陶冶我们的品性。我们是“礼乐名邦”的小天使,我们是“士秀民良”的后备军。同学警醒!勿忘国难,勿耗光阴。大家努力求学,大家努力前进。

——《云南省通海县男子小学校歌》(1941)


结合材料,以“校歌与时代印记”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1940年3月,《群众》周刊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5周年而发表的社论中指出:“中山先生的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指示我们必须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中山先生的联共政策,指示我们必须加紧团结反对分裂。”该社论意在(       
A.赞颂孙中山的革命功绩B.促成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C.抨击蒋介石的反共行为D.提高国民党的政治威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1年3月,国民政府设立农民节,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提出农民节大会的口号为“一、庆祝农民节要尊重农民地位;二、纪念农民节要感谢农民贡献;三、纪念农民节要感谢身手万能的农民”,并于1944年增定感功节,与农民节合并举行,扩大庆祝。农民节的举办(     
A.利于应对根据地的土地革命B.旨在继承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现实需要D.极大增强了敌后战场的武装力量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下表为不同时期端午节的演变历程:

时期演变发展与传承
先秦端午节由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历法有关,尚未有固定的日期。
魏晋南北朝端午节习俗与防避战争灾害有关,同时将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此时端午节基本定型。
隋唐端午节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节俗内容越来越丰富,且更具娱乐性。
民国传统节俗遭到否定和打击。南京国民政府曾规定“废除旧历,普用新历”,将端午挪到公历五月五日。1940年端午节前一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水上运动会,“借此机会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纪念为抗战而牺牲的同胞”。
.中国成立后端午节习俗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政府倡导强国强民,具有体育元素的龙舟竞渡被加以引导。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摘编自费伟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演变发展与传承》

从表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5 . 牌符象征着权力,下图为元代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六体夜巡牌。牌上正反面书写汉文、乌金体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波斯文、梵文,其中正面居中的“元”字最大。该铜牌(       

六体文夜巡牌正面     背面
A.应为成吉思汗元年纪念铸造B.印证元朝权力通达各个行省
C.折射出中国民族大交融盛景D.是元朝已经统一中国的证据
2024-01-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98年,全国上下通过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创作文艺作品、出版物、举办展览和大型音乐会,发行纪念邮票等多种方式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人民日报》也开辟专栏,发表一系列纪念文章。这些活动的开展(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2024-01-20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各地举办的文物展览会多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等为主题。从1953年开始,各地文物展览会的主题融文物展示、知识科普、政策推广于一体,以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为目的。文物展览会主题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文化的空前繁荣B.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内涵
C.人民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D.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2024-05-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1937年9月18日,重庆市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体育场举行纪念“九一八”六周年的抗敌救国大会,参加大会的党政机关共64个,学校54个,军警机关27个,工商团体146个,各界群众共约10余万人。这说明当时重庆(     
A.战时陪都地位确立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广大民众踊跃参战
2024-01-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从1950年起,每逢国庆纪念日,国家均要举行大规模庆典活动,以“1949”为起点来追忆国家历史、展示建设成就、诠释未来目标,并统一悬挂国旗、统一纪念口号等。这一举措(       
A.宣告了新中国成立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实现了政权的巩固D.利于民众认同新中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国庆日确定后,对国庆日的纪念活动,中共中央进行了精心筹划和组织。中共中央在195098日发布的是年国庆纪念办法中,规定北京和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都应举行阅兵。在阅兵仪式中,声势浩大的群众队伍和军队通过高举政治领袖肖像、高举和呼喊政治口号、展示各种模型等形式,表达中国人民的内心情感和政治诉求。1950年国庆节,东北旅大区各界人民举行纪念会,中共旅大区党委书记欧阳钦号召广大人民加紧生产建设,支援台湾解放和声援朝鲜人民解放斗争,粉碎美国发动侵略世界的阴谋。在建国初期的国庆纪念中,全国上下以爱国捐献运动、生产竞赛、增产节约运动等形式进行民众动员。

——摘编自周游《节庆、认同与动员: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庆纪念研究(1949—195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国庆纪念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国庆纪念活动的作用。
2024-01-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