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提到“天行者以物竞为功,而人治则以使物不竞为的”,严复将此书介绍到中国时起名为《天演论》,并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推动中国社会的觉醒。这是因为严复
A.并没有读懂赫胥黎的观点
B.有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
C.既是一名生物学家,又是一名社会学者
D.实际不赞同赫胥黎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春秋时期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战国时期的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材料中所说的道家思想
A.有利于打破宗法制对人的束缚
B.利于当代建立绿色美好的家园
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体现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诉求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鸿章访问美国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1896年9月3日)

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尊敬的阁下,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呢?”

总督回答说:“我不想批评美国……只有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在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你们的报纸能不能为了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吗?…‘阁下,您赞成妇女受教育吗?”

“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在我们大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

一位记者大胆地发问:“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

李回答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我不愿在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力法》的言论,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

有记者问:“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很快地反应道:“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大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

……李总督在结束采访时站起身来,向记者们很优雅地鞠了一躬。

——摘编于《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从材料中提炼出李鸿章就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思想观念,结合材料说明你的依据并对该思想观念进行简要评价(要求:提炼准确,分析充分,评价客观全面,历史观正确。)
2019-01-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在唐代,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这反映了宋代
A.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
B.皇权比唐代有所增强
C.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D.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
5 . “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B.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2019-06-23更新 | 1133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这表明古希腊
A.宗教信仰与理性的密切联系
B.宗教思想主宰希腊政治生活
C.理性思维推动学科发展
D.民主促进思想文化繁荣
2019-06-19更新 | 247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C.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D.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2019-02-17更新 | 579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2020-01-10更新 | 197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巢湖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归纳材料二中的观点?简析该观点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下列选项中促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向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涌现
B.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开始实施
C.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
D.袁世凯独裁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2019-01-11更新 | 51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