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四川等地的农民自发地进行联产承包,触及了“禁区”,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指出:“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福不是罪过。”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方式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刘剑华《邓小平理论与农村改革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2 . 郑观应早年受到李鸿章等人的赏识,积极参与清政府的洋务事业,历任上海织布局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后撰成《盛世危言》一书,提出发展工商业,与列强进行商战的主张,成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郑观应的这一转变反映出
A.维新派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错位B.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C.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3 . 毛泽东写道,“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上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上述言论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局的不断恶化,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这是当时中国
A.民族危机出现后的反思B.器物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C.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反思D.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5 . 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钢人们的头脑,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要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图”,针对该现象,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
A.师夷长技B.变法图存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6 . 从1976年“文革”结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于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国经历了两年多的徘徊时期。打破错误思想的束绸,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
A.召开全国科学大会B.明确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C.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D.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7 . 康有为说:“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是故黄帝清问下民,则有和宫;尧舜询于刍荛,则有总章……《孟子》称大夫皆曰,国人皆曰,盖皆为国会之前型,分上下议院之意焉。”这表明,康有为
A.发现了西方民主思想来源于中国
B.托古改制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C.以西方学术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
D.团结多方力量反对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8次组卷 | 6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9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高铁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全球通史》指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法家思想已被儒学全盘吸收
B.儒家思想日益僵化走向衰落
C.因为先秦典籍缺失儒学失去了思想根基
D.中央集权的原则已经融入到新儒学体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