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格拉底批判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动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及其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四并纳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及美国解决“诸多棘手问题”的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概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特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概况简表

时间思想内容地位
春秋战国仁、礼、为政以德,仁政、民贵君轻遭到冷遇
秦朝受到压制
西汉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独尊
魏晋危机
宋明理、天理复兴、官方哲学
明清“反对盲从孔子”、“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天地之化日新”受到批判


围绕表中儒学发展的历史信息,自行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卢梭说“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的东西的所有权。”而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只不过自然的自由受制于个人的力量,而政治的自由受公意所约束。“自由”指的是不受强制地享有一些特定的公民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着就像洛克所说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内容。这种“自由”都在“权利”这一概念中而被固定化和合法化了。在英国革命中,这种权利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得到了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中,它以《人权宣言》的形式向世人公布。自由主义思想是对人的“权利”的肯定,对专制主义“权力”的否定。

——摘编自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卢梭为个案的回答》等


材料二就个人自由与国家富强关系而论。严复显然将争取个人自由作为促进民智、民德以及达到国家目的的必要手段;梁启超也力图以他著名的国民形象为标志的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来挽救没落的中华帝国,这种对个人自由的功利性把握倾向,胡适未能幸免。他们不仅对个人自由表示深深地关注,而且对于如何改造社会、建设国家,都有强烈的意愿。严复希望通过渐进途径米解救当前的图局,而梁启超倾向于“破坏”的手段,胡适对梁启超的态度十分赞赏。

——摘编自颜德如《比较视野下的胡适自由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4 . 十九世纪。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复兴风行一时。那种高耸入云的尖塔形式,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被建筑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这里“新的时代气息”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018-02-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由此可见,牛顿经典力学
A.丰富了自然科学的内涵
B.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C.导致了科技和社会革命
D.打下了思想解放闸门
6 . 古希腊神话中,最高神宙斯形象上看是一位中年健康的男性,身材匀称、肌肉发达;他还是“众神之父,万人之王”。这体现出古希腊神话
A.神没有超自然的威力
B.蕴涵了人文主义的因素
C.人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D.人神之间没有丝毫差别
7 .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表中信息直接反映出山东
A.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
B.普通教育结构进进一步优化
C.教育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D.经济发展带动了教育投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陈独秀认为当时中国
A.思想争鸣
B.西方文化被广泛接受
C.思想禁锢
D.报刊行业竞争激烈
9 . 下面是宋代至清代中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官办%民办%其他%不明%
宋代15.2870.69014.03
元代17.2361.130.3321.28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39

对上表呈现的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渐趋淡化
B.文化专制的渐趋强化
C.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D.民营经济的日趋衰弱
2018-02-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
2018-01-01更新 | 396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