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邦的儿子和孙子继承了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俭朴和仁慈作风。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时,他开始加强政府管制力度,对贸易和商人实行强制性政府管理,确立新税制,对盐、铁及粮食供应推行新的国家管制办法。最后这项措施后来叫做“和籴法”,即由政府在丰收年或在粮食富裕地区以低限价收购粮食,以避免歉收年出现饥荒。

整顿好帝国内部秩序,增加了政府岁入并提高了国力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开始实行野心勃勃的新征服计划。矛头首先指向位于东南部的福建和广东地区。那个时代北方的主要游牧民族是匈奴,汉朝将领曾抱怨说,匈奴“骑快马飞驰,他们胸中跳动着野兽的心”。但汉武帝还是在一系列战役中打败了他们,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将他们赶出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在那些地区及沿丝绸之路安置中国驻军。

——摘编自【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发生的变化及加强经济“管制”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新征服”行动产生的影响。
2 . 【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古影响,对观察实验和数学方法加以发扬。绘画中所体现的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关注,对人体的真实的写照,推动新解剖学的问世。人们开始主动的认识和研究自然界,而不是像中世纪时那样被动地接受关于自然界的已有的结论。近代科学得以确立的两大基本方法:数学和观察实验方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和深化。

——摘编自杨渝玲《文艺复兴:近代科学产生的艺术背景》

材料二   17世纪末的英国,自然哲学家们通过仪器公开展示他们所揭示出的自然界中规律性地联系。手工艺者们通过当时遍布英国各地的工艺学院学习到了最新的化学和机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产中,创造出新工具、新机器或者改进旧的机械。企业家和工厂主们则试图和手工艺者、受过科学教育或有文化的工程师联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生产工艺。这产生了一个不断加速的技术革新流,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从不起眼的农用工具和螺丝车床,到全新的纺纱机和新式动力与运输机械如蒸汽机、汽船和铁路等。整个17001850年,工业发明的中心在英国。由于其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发明和革新以及蒸汽动力技术的使用,英国直到19世纪中期时仍然是全世界最领先的国家。

——摘编自戈尔斯通著《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文艺复兴与近代科学崛起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推动性因素。
2023-07-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西自由观念]

材料一   儒家意在以“修己”的方式实现个性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实现内显的心性自由和外在的无拘无束。通过“学”达到“不逾矩”,从而实现“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以希冀达到“内圣”的基础上以道德表率实现“外王”的境界。

材料二   在古希腊,一个有资格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人便被称为“自由人”,能够参与城邦政治、分享城邦权力成为古希腊人政治生活的理想指引,成为个人自由的表现和根本保障。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与观念,造就了古希腊积极式的公民参与自由,通过参与和构建政治生活、享有政治权利的积极性外化路径之下方能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诗雯《中西古代自由观之差异及超越路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儒家与古代希腊自由观的主要内涵,并简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古代两种不同自由观的影响。
2023-03-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古今文学艺术的发展

材料一: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已著录28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2023-03-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出于强兵的作用,主动接触和引进西方军事体操,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1903年,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近代体育课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北洋政府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打破了兵操就是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分为田径、球类等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史》

材料二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二十四节气]

根据自然季节循环的节律,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形成了以物候、气象、天文等自然现象为标识划分农耕周期、安排农事劳作的二十四节气。

【资料夹】

《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立春);雁北乡;鱼陟负冰;田鼠出;梅、杏、杝桃则华。

商代卜辞里有分至日的完整记录,并以“析”“彝”指春分和秋分,意思是昼夜平分,又以“因”“九”指夏至和冬至,意思是白昼极长和极短。

战国后期成书的《礼记·月令》中有八个节气的名称:(立)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

汉武帝在位时颁行《太初历》,将一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

汉代是节气风俗文化成熟的重要时期,沿袭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和刑德观念,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形成了各具节气时令特色的民俗活动。

唐代高僧一行发明了“复矩”测量仪,能准确测出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四天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差。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订了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

明代崇祯年间,精通天文的徐光启联合汤若望用“定气法”划分节气,成为最符合天象的计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中国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但是,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却更加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

——整理自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等


(1)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概述“二十四节气”形成发展的过程。
(2)根据资料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源)清则流清,原(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材料二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材料三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材料四   治大国,若烹小鲜。


(1)分析指出以上四则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并概括出他们的治国主张。
(2)战国时期,秦国推崇哪一家的学说?据史料及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8 . 【新中国的留学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我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5个东欧国家共交换25名留学生,学习语言、历史等科目。另外,重工业部和燃料工业部从年轻革命干部中选出10名表现突出的留学生赴波兰、捷克学习技术,这开启了新中国公派留学教育之先河。从1951年起,新中国开始正式大规模的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所学专业集中于工科、理科、农业和军事等国家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这一留学热持续到60年代。

材料二   19789月至1981年底,中国共向50个国家派出各类留学人员10356名,大部分就读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随后,我国自费留学政策逐渐放开。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3年间,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指导下,我国出国留学的总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国家需要,在不同专业领域深造。

——摘编自欧阳雪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留学教育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留学教育具有的新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新特点的主要原因。
2023-02-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国家建构思想]

材料一   孙中山基于对三民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对封建专制暴政限制自由的批判,高举“政治革命”的旗帜,决心建立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家。他说:“革命是以促成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为目的的,就是人民都享幸福,国家政治的主权在人民。”在以三民主义为毕生信念的孙中山看来,民国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主权在民,现代国家建设旨在摆脱落后,实现国家强大。在民国建成后,针对外国列强侵略,孙中山指出:“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编自蒋飞《论孙中山的国家建构思想》

材料二   孙中山虽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宪政模式,但未能真正实现中华民国的现代国家建设。辛亥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屡次失败,也宣告了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20世纪初期以来,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兴起后,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民族国家。毛泽东继承了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逻辑,并把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明确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即对广大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对敌人的反抗和破坏进行坚决镇压。

——摘编自杜新和《毛泽东国家建构思想论析》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国家建构思想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毛泽东国家建构思想的因素,并分析其与孙中山国家建构思想的共同之处。
2023-0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是艺术家的热心保护人,建造的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富于艺术魅力。受其影响,一批富有而具权势,同时受到良好教育的上层贵族妇女邀请文人雅士到家中清谈交流,这种特殊的交际场所被称为沙龙。在那里,贵族可以公开地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打成一片,知识分子可以得到从善如流而又百般挑剔的听众。沙龙还是重大交际的场所,巴黎的沙龙女主人曾为数位启蒙哲学家出面争取学术要职或其他显赫的地位。在欧洲,巴黎的沙龙最为著名,意大利半岛、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也有无数的沙龙。

材料二   17世纪中叶,伦敦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到1715年,伦敦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顾客以男性为主,出入其中的主要是中间阶层,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和小商人,因而也更自由开放。这些咖啡馆的非正式聚会常常发展为正式的组织,这些组织往往致力于某种活动或目标,如政治改革、识字、农业、音乐、绘画、戏剧、公共卫生、废奴以及科学等。在18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个大城市和城镇都有数百个这样的组织。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浏览最新流行杂志和报纸的集会场所,这些集会普遍带有启蒙运动的社交性质。

——以上均摘编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咖啡馆文化与法国沙龙文化相比,有何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