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即下图)。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材料三   “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


(1)材料一作品中的字体是什么书法字体?该作品被称为什么?
(2)请把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归类。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小说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023-03-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3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这个时代,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工厂制度战胜了传统的小生产体制,成为主导的生产体制,在此体制下,工人以专业化和分工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有纪律的机械化大生产……经济生活由以乡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导致大型城市兴起;生产和消费彻底分离,自然经济被完全打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

——摘编自张霞《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从世界工业产业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时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35%)。德国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摘编自李富森《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特点》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厂制度的特征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图1、图2现象共同依托的技术支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2023-03-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该派别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苏格拉底是针对雅典怎样的状况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2023-03-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3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资本主义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了从萌芽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诗人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三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四   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欧洲各国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成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过程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分的条件。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材料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2)材料二中的“大人物”是谁?这场开始于意大利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事件?请说出此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有何影响?
2022-07-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本国工业,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够来保护工业。中国现在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不但是不能保护本国工业,反要保护外国工业。……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如果专从经济范围来着手,一定是解决不通的。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的通,便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四讲》

材料二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孙中山自始至终都看得最为重要的思想。……民生主义之所以占有如此突出的位置,首先是因为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和要求。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活动置于世界范围,从宏观角度去认识中国问题的“真解决”,适乎世界潮流的大趋势,摒弃“荒岛孤人”式的封闭,吸取国外的先进思想,而又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一一走自己的路。……孙中山的革新开放主张和经济社会发展方案,今天依然具有借鉴作用。……孙中山研究具有持久普遍的社会意义。他的思想和实践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涵盖了海峡两岸,成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旗帜。

——张磊、张苹《孙中山传》


(1)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后来有什么新发展﹖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实现民生主义所要采取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什么最看重“民生主义”?
(3)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特征。
(4)孙中山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今天我们研究孙中山的思想理论,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06-1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大学的前世今生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9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126日,上谕今“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款,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割”。12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

——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

材料二   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八年间,西南联大共培养出8000多名学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数百健儿血洒长空和缅北丛林。师生们办起了大批中学,参与了西部少数民族调查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并直接参加了云南的经济建设,如创建恒通酒精厂和利滇化工厂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

材料三   北京大学的蓬勃发展

时间表现
1952新中国政府仿效苏联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原来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云集北大,奠定了北京大学文理两科在中国长期领先的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6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2017北京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以上均摘编自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北大概况》


(1)根据材料一,阐释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原因。
(2)说明材料二中的史料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大学有何价值。
(3)以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说明其发展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生路在哪里?中国的光明在哪里?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孙中山。

材料二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三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一场什么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毛泽东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道路遭受的重大挫折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深刻回答了什么重大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瘟疫传播的原因,在秦以前,大都认为是鬼神作祟,所以用傩逐疫。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即“瘴气说”。隋代医学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疫”具有传染性。明末医学家吴又可亲自参与了崇祯年间的疫病救治,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的“杂气、异气、疠气”所致,不同的气导致的疾病不同,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中医也提出一些防治瘟疫的经验方法,例如,在大寒大湿之年要小心瘟疫,防止戾气从口鼻而入,隔离病患,服用疏利祛邪的药物等。

——摘编自李今庸《中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30年代,英国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从1841年开始,英国政府免费实施疫苗接种。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干预公共卫生,明确了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和作用。1865年,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制定《防疫法》。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英国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各大城市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和环境卫生工程建设。同时,清除城市垃圾,消灭病媒昆虫,改善环境卫生。在预防肠胃系统传染病的饮水卫生、城市饮食卫生管理等方面,各地也做了不少工作。195197日,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称:经过21个月的艰苦工作,全国范围内历史上的疫区、少数民族地区、国防前线、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及经济命脉等,各种疫病发病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的认识与防治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开展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的意义。
2022-03-02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欧洲人来说,曾经存在过的古希腊和罗马是他们的幸运所在,文明之光正是来自于这些被废弃的文化瑰宝。在以意大利本族语创作的作品中,但丁不仅仅批评了中世纪教堂的愚蠢与腐败,还指出了其不应该压抑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达到完美顶峰的人的本性。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是“重新发现、解读和吸收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知识和价值观的精华”。文学家们充满活力地为思考辩护,提倡市民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带着完美的肉身和思想超越到来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人文主义的目标是创造全面的人,这种人集合智力与体力上的优秀,有能力在几乎任何情况下做出高尚的事情。学者在古希腊和罗马的作品中寻找人文主义的光辉思想,然后表达对于被教堂所控制的社会生活的失望。……文学领域里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明显地撼动了教皇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包曙光《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为例》

材料二   胡适一直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他将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内涵丰富为检视传统和创造新质两方面,不仅包括文学运动和语言运动,还有整理国故、思想变革、新人生观、发展学术和科学研究等内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传统的批判、胡适“大胆假设”的怀疑思维、鲁迅批判吃人礼教,都带有“启蒙的色彩”。白话文运动也是“明白清楚的启蒙精神的流露”,它没有深奥的哲学和形上学的思辨,“有破坏而无建设,有现实而无理想,有清浅的理智而无浓厚的情感,唯物,功利,甚而势利”。它是移植的文化运动,是未能得到自然发育的民族主义运动,其文化精神已渐见结束。

——摘编自王本朝《“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身份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在文艺建设方面的基本主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的文艺建设主张相比,近代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实功是明代东海通州人,是我国古代著名外科专家。他在1617年所著的《外科正宗》一书中“列症最详,论治最精”,主张内服与外治并重,享誉海内外。陈实功把医术作为“仁术”,提倡从医律己的道德规范。陈实功擅长养生强身,防患于未然。他强调人要控制七情六欲:“七情六欲者盗人元气之贼,人能疏于此者无不多安多寿,人若亲于此者无不有损有伤。”陈实功重视日常调理:“凡人无病时,不善调理而致生百病,况既病之后,若不加调摄,百病岂能愈乎?”在陈实功看来,“德为福寿之本”,讲究养生,还必须注重道德修养。陈实功还根据肠胃弱、消化不良等症,用八味中药加糯米、白糖配制而成糕状食品,也称为“八珍糕”。

陈实功的八珍糕出现后,我国的传统饮食中以八珍命名的食品就屡见不鲜:八珍鸡、八珍鸭、八珍豆腐等,从中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食疗食养文化。

——摘编自泽峰《陈实功与八珍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实功对中国古代医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实功医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