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中国宋代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科技成就简表(部分)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后传到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北宋平民毕昇11世纪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东传到朝鲜、日本,西传到埃及、欧洲.
北宋科学家沈括通过精确测量子午线,发现地磁偏角存在,比欧洲早400年.他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统一起来,利于农事安排.
北宋建筑学家李诫编著«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年)通过对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在物理学方面,伽利略(1564-1672年)通过多次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
解剖学家哈维通过大量的动物解剖实验,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等论著,系统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
笛卡儿(1569-1650年)运用他的坐标几何学从事光学研究,在«屈光学»中第一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上的推证.


日本著名科学史学家薮内清在论述宋代的科技成就时指出:“北宋时代是中国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北宋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以至近代相比.”对这一观点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围绕一种立场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 如表是某段历史时期的著作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著作内容摘要或简介
1637年《天工开物》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火炮铸造法等。
1639年《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1761年《梅氏丛书辑要》把西方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数学结合起来阐述。
1843年《海国图志》西洋炮、西洋船等近代军事科技资料无不汇聚书中。
1845年《康輶纪行》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1846年《海国四说》对美国和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简要记叙。
1861年《校邠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94年《盛世危言》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1898年《日本变政考》详细叙述日本明治维新期间议会、宪法、选举等方面情况。
1902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铁血行之,仿效华盛顿革命自立,或可以保国民。
1903年《革命军》制订建立自由、独立、平等的中华共和国的25条政治纲领。
1915年《敬告青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918年《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采用某一合理尺度,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思想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对学术界流传已久的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三阶段说(甲午战争以前是在器物层面上学习西方,甲午战后是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习则进入深层次的伦理道德、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问题)提出质疑,认为简单的三阶段说不足以概括近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变迁,与其削足适履,毋宁按照实际状况揭示每一历史时期文化思潮的特点。

——摘编自袁伟时《晚清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合所学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子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1-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早期的历史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信仰,尤其是加尔文派新教,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进而认为新教“制造了近代民主”、“导致近代资本主义”、“是近代科学之父”。但此后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强调宗教改革有其深厚的中世纪根源,一开始并未与中世纪基督教断裂,它“主要是一场宗教运动.理论具有超现实与超自然的特点”,“关注的是从地狱中拯救灵魂,对他们来说,来世的事务更重要”,他们由此认为宗教改革不是近代之始,不是西方通向“现代性”的必然基石。

——摘编自刘城《马克斯·韦伯与二十世纪宗教改革史学》


评材料中关于宗教改革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机构翻译西书时,引入了马达、轮胎等新名词。19世纪70年代后,一些外交官员通过日记、游记,传入了不少新语汇,如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中介绍了国会、会计等新名词。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在吸收西方新知和思想时,也传播了新语汇。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多由日文翻译而来,生物学、方程式、三角等名词,就是由此翻译引入中国的。当时文章中大量采用新名词,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曾使用“压力”、“阻力”等新词。1903年出现了《新尔雅》等专门介绍新名词的专著,其中《释政》一篇使用“权利”、“义务”等日本新语,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

张之洞是游学日本和翻译日本书籍的主要倡导者,但在1904年,张之洞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时,专列“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瑞士风”一条。同年《东方杂志》第11期发表《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讽刺使用“冒险”、“革命”等新词,称为“营利文奸”。更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晚清新名词的输入”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舍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时期内容出处
战国时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
秦汉及以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王吉传》
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白寿彝:《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1-10更新 | 36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党伟业》是由一部由中宣部与制片方精心打造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影片。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影片梗概如下: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实力从孙中山手中取得了临时大总统之位,北洋政府成立。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但很快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而身处日本的陈独秀、李大钊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回国创办《青年杂志》,传播先进思想。但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依旧陈腐,正如留着辫子的辜鸿铭所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心中的辩子却是无形的”。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开始传入中国,毛泽东等人也逐步接受了这一理念。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如今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指引了方向。最终,中国第一个具备现代化特征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结合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影视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0-01-0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体欧洲人都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和观点.币这些东西同样存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欧洲人”国家。欧洲及其分支国家构成了欧洲人和北美人所指称的“文明世界”或“西方”。其他地区——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则被欧洲人说成是“落后”的。在1912年之前的那半个世纪里,欧洲人及其余西方人对他们的文明有着异乎寻常的意识并感到无比自豪。他们相信,这是历经数个世纪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人类努力的重要领域最先进的一支,因而设想世界各民族都应该敬慕这同样的社会理想。就此而言,只要谁不愿意或者不能够采纳它们,谁就是“落后的”;一旦他们尽力采用这些文明的理想,他们也就会跟着变成为“文明的”了。

——【美】K.K.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未代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科技成就简表(部分)


日本著名科学史学家薮内清在论述宋代的科技成就时指出:“北宋时代是中国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北宋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以至近代相比。”


对这一观点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围绕一种立场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 .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各个年代的发明

时间历史资料
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76年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1895年马可尼发明电报
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条流水线诞生
1969年互联网问世


以“交通、通信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与美国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