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生了许多创造性的社会变革,他们在打破原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制度或模式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推动着社会向前的发展与进步。正如布罗代尔所言:“从社会结构转变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时段,在这样一个长时段的过程中,它由一系列的社会转折(或变迁,转折或变迁是短时段,或至多是中时段内发生的事变)的不断蓄积而产生的,是在一个社会的母体内经历长期的与不断的变迁(量变)所导致的社会结构性的转变(质变),这种结构性的转变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领域。”


阅读材料,围绕“社会转型”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规范。)
2023-07-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严复中国传统的“求新”观念与西方的“进化”观念相辅相成。为“进化”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条件,而“进化“观念也为“新”字涵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严复指出:“国家为有机体,斯其演进之事与生物同。”天演之理为国家求“新”提供了理论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新”字与“中国”一词的结合。
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新民说》中专列“论国家思想"一节,呼吁培养“新国民”,建立“新中国”。1903年,梁启超发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再次详细阑释了伯伦知理的国家有机体说
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提出“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这是“中华民国”一词的最早出现,作为革命派的“新中国”理想被正式使用
陈独秀发文驳斥了民初的共和政体。他将“民主”与“共和”观念截然分开,阐明了“共和”也不一定就是民主。在政治变革无望的背景下,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希望从思想文化领域入手,通过改造国民的方式再造“新中国”

——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确定一个论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2-12-23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 世纪中国合唱历史发展]

材料   清末,欧洲宗教音乐伴随着传教士而来,我国的合唱音乐才开始了其缓慢的发展之路。欧洲基督教音乐的传入和乐歌运动的开展对于我国早期合唱音乐的兴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开始,中国合唱才开始正式步入多声部音乐的轨道。在内忱外患的政治环境影响下,为唤起青少年学生、士兵、广大民众的爱国热忱,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学堂乐歌的情感表现多以振兴中华民族、抵御外强侵略为主。

20世纪20年代,各类音乐团体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相继成立。这一时期的合唱作品在曲式结构上进行了民族化的实验,精神上与科学、民主的精神息息相通,内容上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思想作为内涵。但合唱艺术在当时还处于初创阶段,合唱活动仅限于学校、教会和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中,它对大众音乐生活中的影响还局限于较小的范围。

20世纪30- -40 年代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矛盾。作曲家们以革命和爱国为主题,用合唱发出了“救亡的吼声。合唱作品在内容上直面救亡前沿和根据地生活,内容富有战斗性和号召性,符合主流文艺思潮所设定的民族化、大众化的精神指向,成为团结人民、抗击侵略的有力武器和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之一。

20世纪50年代后,各种类型(群众合唱、民歌合唱、少儿合唱、艺术合唱)均有较大的发展。在群众合唱中,颂歌题材的作品数量居于首位,其中以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人民领袖的作品为主。这些作品在表现时代主题的同时,也主动在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例如《歌唱祖国》(1950 年)《春天的故事》(1994年)《七子之歌 澳门》(1997 年)《走向复兴》 (2006年) 等。

——据石一冰:《百年合唱话沧桑》、杨红偲:《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部分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把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8个阶段

阶段内容
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
第三阶段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与苏联模式
第五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六阶段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
第七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新纪元
第八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据周进《纵观社会主义五百年一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超越突破是个文化哲学的概念。何为文化上的超越突破?它是描述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众多的古文明在面临重大危机时大多数都先后灭亡了,只有为数不多的古文明对危机做出了杰出的文化创造,使文化脱离了当时的时空,具有了永恒的终极价值——即超越突破,从而使本文明延续至今,从此人类文明进入了新的纪元。根据这个概念,哲学家把人类在超越突破之前的文化叫古文化或古文明,之后的叫轴心文明。……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这五六百年中,某些古文明发生了文化的突变(即超越突破),使得这几个古文明可以避免必定走向衰败、灭绝的劫数,而延续至今。……形成了文化超越突破的四种基本类型(见表),……四种超越突破造就了不同的传统社会基本形态和相应的演化模式。

离开此世

进入此世

依靠外部力量

希伯来宗教对一神的皈依(类型一)古希腊对理性认知的追求(类型三)

依靠自己修炼

印度宗教对解脱的追求(类型二)中国对道德价值的追求(类型四)

——摘自金观涛   刘青峰《中国思想史十讲》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文化史的知识,围绕“超越突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6-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机的问题。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民族危机引发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这个危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内容、和特点,也都是由这个危机和解决这个危机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也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围绕“中国近代文化思潮”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3-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不同的地方是有的,例如,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

——据陈漱渝《鲁迅和他的论敌》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文学”与“阶级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即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3-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从兴起到发展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史学、美学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出现了各种学说体系和大批著名人物,广及欧洲许多国家,其中有英国的阿迪生、斯蒂尔和波普,德国的门德尔松和莱辛,意大利的维科,俄国的别林斯基、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但启蒙运动的中心却在法国。到十八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大批思想界巨人纷纷涌现,其中最主要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及孔多塞。他们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和教权势力发起勇敢的冲击,不辞辛劳地传播进步思想,开启人们的头脑,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投入反封建反特权的斗争,启蒙运动作为成熟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思潮登上了历史舞台,不仅为未来的政治革命制造了舆论,而且为法国创建了高度的精神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部分科学成就信息表

时间国家科学家科技成果
1831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8德国施莱登总结植物细胞研究的成果,首次提出细胞学说
1839德国施旺把细胞学说扩大到动物研究
19世纪初期法国拉马克提出生物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发现“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规律。
1900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20世纪初期德国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中国

外国

公元1000

理学兴起与发展
活字印刷术发明
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宋词流行
《授时历》
元杂剧兴盛
大学的创办(12世纪)
《一千零一夜》(定名于12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中期)

1500

明后期传统科技的总结与突破(《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通俗小说流行
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1543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

1700

文字狱
曹雪芹与《红楼梦》
徽班进京献艺,京剧开始形成(1790
16601789年,启蒙运动
1733年,凯伊发明纺织机的飞梭机构
1738年,瑞士丹尼尔·伯努利提出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定律)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77年,化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否定了燃素说

上表为11—18世纪中外思想文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文化史的知识,围绕“科技与社会”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2-2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