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这一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下表:



提取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家陈旭麓指出:“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请结合中国近代前半期(1840-1919)思想发展的历程,论证上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近代中国某一阶段重要历史名词

维新变法甲午海战放宽设厂民主科学清帝退位
三民主义扶清灭洋短暂春天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试从表格中任选出三个历史名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具体史实,提炼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列出所选历史名词;阐述所选历史名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阐述须史论结合。)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通过27年的辛勤劳动写出来的巨著《论法的精神》(我国旧译为《法意》),他在这部书中阐述的政治思想,在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卢梭指出:压迫者是靠暴力进行统治的,但是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被剥夺了自由的奴隶终究会起来反抗的。人民是可以用暴力推翻暴君的

——《世界史·近代史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传播与革命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以下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信息。横轴代表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进程,纵轴代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Z轴代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相关知识,围绕"思想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思想家意大利思想家
4世纪范缜的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13世纪朱熹认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载,“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
15、16世纪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马基雅维利认为,共和国不会像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国比君主国更能长治久安,更善于调动公民精神投入战争


上表是自古代到16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7-12-06更新 | 301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6世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海上侵入中国,这1000年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比较起世界上其他任何社会,中国社会在这1000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心理安全感。说它是坏事,是因为中国是如此成功和舒适,以致它虽未完全停滞不前,但却相应地保持不变。不过,在这同时……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一个具体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也可以质疑材料的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17-10-14更新 | 56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之际的文化,横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种观点加以论证。

10 . 阅读材料:

随着美洲及太平洋、大西洋的地理大发现,随着哥白尼的宇宙新发现,人类理智中蕴含的另一种力量——对抗宗教神学,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力量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就开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西方著名文化史学家雅各布称之为“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

结合材料,请围绕“人类认识自身”的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2017-07-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