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自秦以降,两千年的专制天下,一直保持独一的最高文化国家,养成很深的自尊自信心。一旦接触到西方文明,于认识上不会很快地承认其优越和有用,自是不能很快吸收。一些开明之士,于直接鼓吹之外,则尽量设喻引例,开导当时的反对分子,以逐渐改变他们的认识,予以灌输许多新的观念。……晚清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历程,酝酿着中西观念的激荡,新旧杂糅和更新的创造。同时对于实际政治社会的感染和潜移默化,都随时在扩张其影响。

——摘编自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4-30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联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在16世纪以后,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时讲西学的人将science译为“格物致知”,简称“格致”。汉语中的“科学”是个地道的外来词,源自日本近代学界,首创这个词的是日本学者西周。1874年,他出版《百一新论》一书,将science译为“科学”,有“分科之学”的含义。1897 年,康有为在其

《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科学”这个词,较严复译《原富》《天演论》时使用“科学”一词为早,一般认为康有为是国内公开使用“科学”术语的第一人。民国初年,“科学”开始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流行开来。1915 年,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刊物取名为《科学》,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此,“科学”一词成了science的定译。

——摘编自吴海江《文化视野中的科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格致”“科学”自拟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4-29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契约理论是近现代法律制度体系的合法性基础,自然法思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权利文化为其产生、发展和存续提供了制度化的基础。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应用为干涉社会生活,确立社会秩序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为其获取自身利益创造了机会,其权力滥用等常常导致社会利益平衡机制的整体破坏。因而社会契约的建立与履行便具有了深刻的法律意义。

——摘编自季金华《近代西方的契约理论及其法治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就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存在基础及其法律意义,提出论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1-04-19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经历了一次由盛转衰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个人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见下表)。


兴盛衰败
用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从而奠定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思想基础个人主义导致形式主义,从而异化了意大利文化的精神实质
用利己主义取代禁欲主义,从而形成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动力机制个人主义导致非道德主义,从而腐蚀了意大利文化的教化功能
用个体主义取代整体主义,从而形成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行为准则个人主义导致功利主义,从而淡化了意大利文化的理性含量
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从而形成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经济形式个人主义导致无政府主义,从而动摇到意大利文化的社会建制

——摘编自王彩云《个人主义与意大利文化的兴衰》


根据材料,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化兴衰与个人主义的关系任选一个或数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1-04-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物著述/事件内容
李大钊《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根据李大钊1923.9—1924.4期间在北大授课内容整理)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中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论十大关系》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了。
邓小平南方谈话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尝试,大胆地闯。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四次挑战


——摘编自牛子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1-03-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非凡联盟2021届高三3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及18世纪早期,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要大得多,当西方人学到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及政治制度时,油然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中国被尊为——切文明的典范,这是由于它的孔子伦理学说,它的科举制度,它的重视文治轻视军事征服,它的精美的手工艺品,其中包括瓷器、丝绸及漆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赞美中国康熙皇帝“为超乎——切人之上的伟大的君主,是神一般的人,他靠智力管理一切,然而他也是靠教育取得品德和智慧的……因而获得统治的权力”。只有到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才开始减弱,这部分地是由于一些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的种种劣迹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也是因为欧洲人开始萌生侵略中国的野心。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围绕“17、18世纪的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2-2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1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讲义目录(部分)

第三回 家国秩序——国家、社会与儒家

引子:从“家”到“国”,从“礼”到“法’’

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从家庭、宗族到国家

二、国家国家:国在家之上

三、国家与秩序的需要

四、儒家的礼:礼貌、礼节与礼制

五、仪式:靠象征建立秩序、合法性

六、什么是“儒”?“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七、穿衣戴帽,不仅仅是穿衣戴帽

八、从礼到法的提升:家庭秩序到国家秩序

九、名分:“必也正名”

十、“敬”与“仁”:和睦、等级与尊卑

十一、儒学的确立与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帜,以”打倒孔家店”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为主要内容,向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思想和八股教条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但五四新文化送动在“反传统”中开启了传统文化承继的进程,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了道路。

——摘编自钟雪生《北京党史》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上半期,欧洲的知识分子被许多有关传说中的遥远的中国文明的报道吸引了。他们在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更是完全入迷了。中国以其儒家道德 体系、科举制度、对学问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举 为模范文明。 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这种态度的转变反映在1776至 1814年间在巴黎出版的十六卷《关于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研究报告》中。该书第十一卷于1786年问世,里面几乎收录了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兴趣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产棉状毛的动物的报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中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围绕“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